-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作者:谢盛友
我愛党,我愛国,可我最愛老婆。
你我穿越着时空,拒绝诱惑,心心相印。 你我相濡以沫。
老婆是最好的裁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省吃俭用,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和做法,即每次我使用剩下的硬币,扔进一个铁罐,积存到我毕业时,罐子满了。
有一天,我带着沉沉的铁罐子和甜甜的张申华(那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上街,到广州的南方大厦。用这些硬币我给申华买了一双黑色皮鞋,给自己买了一块布。南方大厦卖布柜台的阿姨看着我傻呼呼的样子,一边数硬币一边责骂我:“你干吗积存到现在?这么多硬币,要我数到何时?”
阿姨再次看一下申华,她似乎悟出:这小伙子不错,积存硬币给女朋友买布做衣服。
“嘿,我有女儿,嫁你这样的小伙子,不错!”阿姨笑着继续数钱。
阿姨错了,我不是好心人,这布料是给我自己买的,而且还得麻烦女朋友亲自为我裁缝制作成衣服。
老婆最了解老公的身体,不管哪个部位,所以,老婆亲自裁缝制作的衣服自然合身,合身得十分自然。自然合身的衣服穿上去就很自然、很舒服。申华说,男人的衣服领子要挺、袖子要直,这样男人穿起来看上去具有雄心壮志、魅力无限。
这件衣服一直伴随着我,过去在中山大学天天穿,现在不舍得穿。我走南闯北、从亚洲到欧洲,不知道搬家多少次,该扔的都扔了,不该扔了也扔了,可是,这件衣服一直紧紧地贴身贴心,直至永远。
年青的时候,老婆最了解老公的身体,是量身裁衣;人到中年,老婆最了解老公的身体,是量身裁食。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老婆不用大热天冒汗为我裁缝衣服了,可以到商店买。人到中年,肚子不该大的,慢慢地大起来了;智慧应该高的,不高,倒是血脂慢慢地高、血压偷偷地高。天下最好的裁缝这回换岗位了,不裁衣服,裁粮食:每天中午给我安排一小块黄瓜、一些芹菜、一小片面包。
“这饭盒怎么这么轻?”
“因为你的身体太重!”
一个家庭,不管再小,从恋爱到结婚,从成家到事业,夫妻两人肯定磨合出一个核心价值系统。再小的家庭也是一个系统,我以前说过,老公是无限公司的老板,责任无限。一般来说,家庭无限公司这个老板制定家庭总方针,也就是塑造家庭核心价值。
我的家庭核心价值比较强调传统: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是,我们又加入现代化的价值观。我们夫妻绝对平等,我们父子绝对平等。在我儿子十八岁以前,我们父子可能80%是“朋友关系”,只有20%是“父子关系”。儿子十八岁以后,我们父子更多的是“朋友关系”。我很喜欢做儿子的朋友,既交换苹果也交换思想(注1)。我更喜欢做老婆的衣服,为老婆挡寒、给老婆温暖。
家庭成员越磨合,家庭核心价值就越明显。老婆不但最了解老公的身体,也很了解自己老公的思想,所以,老婆这个裁缝要裁老公的“身体”,更要裁自己老公的思想,时不时要敲老公的脑袋,让老公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传统与现代价值不能割裂。人,不能闭门造车。
我们知道,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每个社会当然也形成了一整套的价值体系,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人生的责任,我们于是不知不觉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化。
在此意义上,老婆这个裁缝,责任无限大,这个裁缝要全方位提供服务,不但要裁衣、裁食、裁思想,还要“裁人”。
(注1):英国人乔治•萧伯纳 (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说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彼此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想法。”
------
謝盛友(曾用名:謝友),1958年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中德雙語專欄作家,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班貝格民選市議員,基督教社會聯盟黨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