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倍可亲奇缘
作者:谢盛友
餐馆里进来从国内来旅游的四对夫妇,我请他们坐下来后,其中两位同时问:“老板好面熟,你就是倍可亲的谢盛友?”
我本能地反应:“在国内,能阅读倍可亲?”
他们回答:“翻墙阅读。”
感谢我的读者。读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在倍可亲阅读我的文章,他们到我餐馆来,同样,也一下子就认出我。一个根本的原因,我真名实姓写博客,照片是五十岁时的真人真像,感谢我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奇缘即奇特的缘分,意外的机会。 如杜濬的《长干阿育王塔》诗:“登危须定力,覩瑞有奇缘。”和《老残游记》第一回:“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
我先在倍可亲写专栏,后来博客上卫星,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
倍可亲->谢盛友
https://www.backchina.com/u/275064
向倍可亲网默默无闻地工作的劳苦功高的同仁们致敬!说声谢谢!
博客与纸媒最大的不同是,我是校长兼打钟,而且兼任记者、编辑、校对、签发、排版、美工、发布,但是,我永远看不到网络的总编辑,这个慈禧隐蔽得太深。
至今我的博客读者量是:已有 934,107 人来访过
博客具有很大的优势:
1、发表便捷。在电脑上写,写好就贴在自己的博客上,极为迅速。
2、修改也便捷。在博客上,可以任意多次修改,可使文章减少错误,精益求精。
3、读者量大。如果一篇受到网友欢迎的文章,不但点击率高,还会被网友到处转贴到国内外其他网站上,那读者量是惊人的。传播也极为迅速。
4、博客的言论尺度相对较宽。这在现在国内舆论控制甚严的环境里极为难得。
5、博客可以交流互动。不但作者和读者能在这里交流看法,读者和读者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博客专栏是开放的,民主的,各种意见都能在博客“留言栏”中表现出来,不论是支持的、批评的,都是声音的表达。
我时间有限,但是,我还是尽量回答读者的留言,因为那里充满着爱和关怀。
老阎说:
唰--唰--唰,一道闪电映入眼帘。定睛一看,是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朝我放光芒。考虑到这么大功率的电火花对我没有诱惑力,猜测是个爷们。定睛一看朝我放光的竟是网络帅哥“谢盛友”先生的眼睛!谢先生风流倜傥、神勇威武;据说三岁就很帅,长大后帅得不敢照镜
……
轰隆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送来了年轻的谢盛友!
……
老阎写《网恋多少事,都在忽悠中》,要读者牢牢记住:
上网不网恋,对不起流氓燕;
上网不寻花,对不起徐大妈;
上网不问柳,对不起谢盛友;
……
我是帅哥,这点自信我历来拥有,但是,我自己有最经典的论述:“我们这代人生来就挨饿,上学就停课;该读书的时候,我们在修理地球;该出成果的时候,我们却在嚐寒窗苦;该有作为的时候,我们必须养家煳口。”
我没有思想,所以我要拼命地读书学习写作思考。活到老学到老。
谁敢说在国内阅读不到谢盛友?我实话实说,这是在纸媒里不可思议的事情。
写于2017年8月16日,德国班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