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谢盛友:两岸人消费“中华民国”
台湾《上报》发表社评《郭台铭那顶被马赛克的国旗帽》,指出郭台铭从不吝于展现对国旗的热爱,以及言必称中华民国;很显然,“中华民国保卫战”又将再次成为郭台铭参选总统的主轴戏码。不过,当他戴着这顶国旗帽宣布参选总统时,几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媒不是将它顶上的国旗打了一层厚厚的马赛克,就是刻意将郭董的国旗帽切掉半截,彷佛中华民国国旗见不得人。
前行政院长苏贞昌说,如果郭台铭能戴着他的“国旗帽”见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并且喊出“保卫中华民国” ,他才真正是大老虎,真正是男子汉。
不过,屡屡自称是“务实的台独政治工作者”的前行政院长赖清德,在与网红进行直播时竟表示,现在其实是“主张台独的人在捍卫中华民国!”外界只听过台独人士要消灭中华民国,没想到身为“独派大阿哥”的赖清德,竟如此重新诠释独派对中华民国的热血关爱,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也未免太颠覆了吧;而且,至今未见独派大老出来责备或打脸赖清德,难道独派真的可以吞下赖清德的这番话吗?
高雄市长韩国瑜不但多次明确表示自己支持中华民国,日前访美期间,演讲前每每带动现场演唱《中华民国国歌》,令在场侨胞感动落泪。
而向来对“中华民国”避之为恐不及的蔡英文总统,近来也与时俱进调整说法,改说她自认面面俱到的“中华民国台湾”。把国家名称和地理名称连在一起也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难道有朝一日当她视察金门时要改称“中华民国金门”吗?
中华民国台湾,是李登辉的专利。199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于母校康乃尔大学欧林讲座发表题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讲,突破性地提出 “中华民国在台湾”。李登辉聪明过人,既有“中华民国”,亦有“台湾”,其意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承认中华民国当前处于台湾的现状。这么聪明的李登辉,也有人感到不爽,反对者统独皆有。统派反对者的主要论点为,“中华民国在台湾”是自我放弃大陆的主张,将中华民国自限于一台湾,自贬国格。独派反对者的主要论点为,中华民国在国际上并不存在,是幽灵国家,“中华民国在台湾”将台湾贬为幽灵国家之一省,自贬国格。
国际人士,不懂中文,更不懂中文引号,也不在乎中华民国在台湾还是在哪里,经常将“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与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混淆。据说,不少人甚至把写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信,寄到中华民国总统府公共事务室。
中华民国在哪里呢?
小时候,中华民国在“水深火热”中。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告诉我们,台湾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台湾同胞吃不饱穿不暖,只好吃香蕉皮。而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社会主义蜜缸里。
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945)是纳粹德国时期的宣传部长,被称为“宣传的天才”,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戈培尔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为真理”(德文:Man muss eine Luege nur oft genug wiederholen, damit sie zur Wahrheit wird. )在中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至少不与时俱进。在中国,戈培尔的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讲,因为某些谎言一开始就是“真理”,然后重复一千次一万次。
长大了,中华民国在引号里。大学毕业后担任翻译,不久后帮助中国科协筹建中国科技翻译家协会,在筹建工作中我读到一份新闻出版署的文件,应该是翻译守则之类,其中有一条,五十知天命,仍记忆犹新:翻译要杜绝政治错误,比如,台湾一定要写中国台湾;中华民国一定要加引号 。
后来啊,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台湾,台湾不是中国。
现在呢,中华民国在哪里?去年九合一选举,国旗旗海飘扬的画面、国歌唱入云宵的歌声,成了韩流造势场合的日常,“中华民国”重新成为许多人公开的情感投射对象,乃至于自我表彰的身分记号。随着蓝军气势转强,这股中华民国的热潮想必还会再持续下去,成为2020的主旋律。毕竟民进党人再怎么不喜欢这个符号,也该体会到,目前且可在预见的未来,“中华民国”不但是台澎金马2300万人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更是大家的保护伞,若嫌中华民国碍眼、一心想把这块招牌给扔了,结果只会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