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上世纪80年代,走在首都北京的大街上,被当地人称作“自行车”的脚踏车,是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当时西方媒体喜欢用讽刺的字眼形容中国,说它是自行车大国。当时的北京四周围也没有太多建筑物;百姓的穿着也十分简单、质朴,其他城市和乡区就更不比多说了。
时隔40年,北京的公路情况出现了巨大改变,昔日的“自行车”大军,早已成为被常年堵着的汽车所取代;整座城市随处可见耸立的高楼大厦;人们的生活都走在了时代的最尖端。现在的中国有许多像北京这样的世界级大都会。
中国惊人的经济成就,已经让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根据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分析,到了2032年,中国就有望反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全球经济的格局也产生了变化,整个经济中心开始向东移动,若依照这样的格局发展下去,中国势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而美国选在这个时候出手对付中国,被外界解读为出招阻断中国的经济势力继续扩张。
德国《世界报》(WELT) 发表客座评论"西方团结一致才能阻止中国崛起"。https://www.welt.de/wirtschaft/article211464219/Aufstieg-zur-Weltmacht-Nur-ein-Schulterschluss-des-Westens-kann-Chinas-Aufstieg-bremsen.html?cid=onsite.onsitesearch
如下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文章作者指出,中国以胜利者之姿走过新冠危机,并对西方构成更大的地缘政治及经济挑战。中国在地缘政治层面上争取地区主导权,同时希望成为全球霸权;在经济方面,中国意欲掌控技术。
文章写道:"面对地缘政治及经济挑战,西方可以选择三种回应方式:顺应中国的崛起、对其加以破坏,或是依照《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共处。"
"香港的命运表明,顺应最终将走向屈服。若采取破坏,可能面临军事冲突的危机;所以唯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谈判和平共处。"
"但只有在与美国齐心协力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因为欧洲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太弱势,无法获得中国的足够重视。德国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首要目标必须是强化与美国的伙伴关系。若拜登当选下任美国总统,双方打交道的形式可能更温文有礼,但事情却不会变得容易。"
作者指出,许多德国公司长期以来依赖中国,设想一下,若共产党政府因政治因素对大众集团实施制裁,该公司将受到何等重创。所以联邦政府对香港问题也只是温和表达抗议。
"这背后当然存在对德国企业受到打压的恐惧。未来的情况也不会好转。中国将加大在全球的权力主张以及继续扩张。唯一的结论是,必须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也意味着现在起要坚定不移地采取行动。德国的出口经济必须分散客源。"
"最好是从自家门前着手,锁定欧盟邻国。(德国)迫切需要提高意大利、西班牙或法国对汽车、机械和设备的需求。正因如此,正在拟定的欧盟援助项目对德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