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中国国内高潮了:欧洲在衰落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刊文指出,中国似乎成为了2020年的赢家,从今往后,北京将更加强硬地捍卫自己利益。作者注意到,中国是唯一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依然实现可观的经济增长的大国,此消彼长的实力对比让北京更加不用顾忌外界的批评,这也导致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越发脱节: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评价明显走低,而中国民众则自认为自己国家的国际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德国《世界报》(DIE WELT)的评论则认为单纯从经贸角度而言,欧中投资协议对欧盟相当有利,但是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宣布完成谈判,却会酿成地缘政治上的严重后果,这不仅仅限于欧美关系遭到离间。众所周知,默克尔认为全球权力重心向亚洲转移是无可避免的。中国在崛起,欧洲在衰落,这就是欧盟在见到北京做出让步时急于签署协议的主要理由。
不过,当欧洲若不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时,欧洲真的在衰落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西方的没落》(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是德国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两卷本著作,第一卷发表于1918年夏,第二卷以《世界史的视角》为名发表于1923年。斯宾格勒将他的书称为“哥白尼式的变革”,推翻了欧洲中心史观,尤其反对把历史划为线性的古代-中世纪-近代。斯宾格勒认为历史中有意义的单位不是时期而是以有机体形式发展的完整文化体。他承认至少有八个高等文化体,即巴比伦、埃及、中华、印度、中美洲(玛雅/阿兹特克)、古典(希腊/罗马)、阿拉伯、西方或欧洲。文化体有生命周期,约一千年的繁荣期和一千年的衰退期,每一个文化体的最后阶段就是他所说的“文明”。
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1880-1936)反对将人类历史看作为总是不断进步的历史的一种直线型叙述(eine lineare Geschichtsschreibung)历史的观点,认为文化是循环的(Kulturzyklentheorie),文明在会经历新生、繁荣之后,最终会没落衰亡,而西方文明正处于衰落之中。《西方的没落》出版之后成为欧洲和美国的畅销书,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斯宾格勒还出版了《普鲁士和社会主义》等书,但在德国之外影响很小。他支持德国统治欧洲,认为这是拯救西方文明的正途。有些人将他视为保守革命的思想大师;而有些人(如戈培尔)则把他看作是纳粹主义的思想先驱[1],但他并不支持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在1933年被纳粹驱逐。
参考:
[1] Manfred Funke, Hitler, Deutschland und die Mächte: Materialien zur Aussenpolitik des dritten Reiches, Droste Verlag 1976, S.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