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中国超美?
我一个朋友1958年出生,他叫谢超美,他两个哥哥,一个超英一个超苏。
毛泽东1958年提出,钢产量15年超出英国及50年赶上美国两个目标。在三面红旗的口号之下,中国大陆出现了众多的粮食亩产卫星。全国在以钢为纲的口号之下又开始了大炼钢铁运动。在受到大跃进浮夸统计数字的鼓舞下,毛本人在1958年则又提出了较为著名的提法“十五年超英,五十年赶美”,甚至更为大胆的“二三年”赶超英国等说法。除了毛本人以外,也有其他中共官员提出过“十五年赶超美国”等提法。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失败之后,毛在七千人大会讲话中把超英赶美的时间尺度放宽到了一百多年。
(德国之声中文网) 今年第二季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不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却是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2.2%,《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和中国在这场经济成长竞赛的位子正在互换。
一些研调机构指出,美国经济增长的优势至少在未来几个季度会持续。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预测从2021年第二季开始,美国的GDP增长将会连续五个季度超过中国。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和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也看到类似的趋势,他们认为这将持续三个季度。
《华尔街日报》称未来几季将会是自1990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首度持续超过中国的时期。该报引用美国商务部丶中国国家统计局与穆迪分析的数据推估,在今年第四季,中国GDP较去年同期将只有5.3%的增长,而美国较去年同期将仍有7.1%的增长。
短期来看,美中在经济成长上的差异反映了两国对新冠疫情不同因应方式。由于新冠病毒较早在中国流行,该国政府迅速在传染中心的武汉和等地实施了隔离措施,这使得2020年第一季,中国的GDP比前年同期下降了6.7%,美国的GDP则有小幅增长。但中国的积极应对疫情的措施,使得中国初期的增长恢复的步调比美国还要快。
该报说,虽然美国经济花了比中国更长的时间调整,但美国为了恢复经济又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其中包括疫苗接种丶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近乎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使后来美国的GDP增长领先于中国。
未来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成长前景,还得看他们如何应对Delta变种病毒。
中国官媒社评唱衰美国经济
虽然一些研调机构看好美国未来几季的经济成长,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编辑Wen Sheng在本月初发布的一篇社论却说,美国使出财政刺激措施以及美联储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确实让华尔街为之振奋丶股市指数连续多月暴涨,但它基本上未能让美国经济持续加速。
该报社论说:“这种过度泛滥政策的负面效应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正迅速抬头,开始侵蚀数百万中产阶级和贫穷的美国家庭的购买力。”
《华尔街日报》指,马修斯亚洲(Matthews Asia)公司的中国问题专家罗斯曼(Andy Rothman)认为,这次增长的逆转只是中国通往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该报也点出美国在经济增长方面的长期挑战,包括急剧分裂的政治体系丶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和生产力增长缓慢。
中国目标第一大经济体时程延迟
197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大幅缩小了与美国GDP的差距。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数据显示,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而穆迪的数据则显示,这将发生在2038年。
《华尔街日报》报导,最近发生的这个经济增长逆转,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的势头。但,GDP的竞赛只是提供了查看相对经济实力的一种方式。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说,作为国家产出的衡量标准,GDP并不能准确衡量实力,财富才是。他说,航空母舰和海外投资是由一个国家的财富支付的,而不是由其GDP支付的。
(《华尔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