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日语发源于中国东北?
最新研究显示,包括日语、韩语、突厥语在内的泛欧亚语系语言有着共同的祖先,发源于今中国东北的辽河流域,随着农耕文明传播到东北亚和中亚的广袤地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项综合语言学、基因学和考古学求证的跨学科研究显示,包括现代日语、韩语、蒙古语和土耳其语在内的众多语言可能有着共同的源头,其使用者的祖先是约9000年前生活在今中国东北部的农耕居民。
这些语言所属的阿尔泰语系、或称泛欧亚语系语言的起源和早期传播,是亚洲史前史研究中一个最具争议的话题。这些语言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多数产生于后期的文化交流。不过早有研究显示,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但这一源头在何处,迄今尚无定论。
属于泛欧亚语系的有98种语言,其中包括韩语、日语、多种突厥语、蒙古语以及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存在的多种通古斯语。
本周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揭示,数以亿计的该语系语言使用者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是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中国辽河流域、种植小米的农民。随着这些农民后来迁移到东北亚广大地区,他们的语言向北向西流传到西伯利亚和中亚草原,向东被带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现代汉语有着另一个源头,汉藏语系语言的鼻祖大约与阿尔泰语系出现在同一时期,也与小米农耕相关,但地点在黄河流域。
研究团队由来自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捷克、荷兰和新西兰的研究者组成。他们为98种语言的词汇概念设计了一个数据库,找出了与农耕相关的核心传承词汇,绘出了一张语言族谱。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作者之一哈德森(Mark Hudson)介绍说,他和同事研究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的255处考古遗址,比较了陶器、石器、动植物遗骸等人类遗迹之间的相似之处,还研究了来自不同地点的269份古代农作物遗存样本的产生年代。
结果显示,中国东北的农民后来开始种植水稻和小麦,来补充小米。当这些族群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来到朝鲜半岛,并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从那里迁到日本时,这种农作物的“谷物篮”得到传播。
此外,科学家们还分析了23具出土遗骸的基因,将其与现存的9500年前生活在东亚和北亚的人类基因数据,以及今天这一地区居民的基因进行比照。结果证实了此前的一个认知:日本和朝鲜半岛居民的祖先来自西辽河流域。这推翻了认为泛欧亚语族语言使用者之间没有基因关联的观点。
“一个人的语言、文化和族群的根可能不在你所处的国界之内,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一定程度上是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认同”,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研究所的考古语言学者罗比茨(Martine Robbeets)说,很多人还并不情愿这样作。
她说:“日本、韩国、中国这样有实力的国家常常被描述为代表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一个基因图谱。但让有民族主义诉求的人感到不爽的一个事实是,包括亚洲在内,所有语言、文化和人类都是混合的产物。”(路透社、wissenschaft.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