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成了!”丑陋的中国人
台湾知名作家柏杨的遗孀张香华11月18日宣布,将永远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理由是该书应“功成身退”,担心被台当局利用。对于这一决定,两岸网民各有不同的解读。
今年82岁的张香华周四向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解释道,可以说《丑陋的中国人》矛头直指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官场,读这本书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一定要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储备。柏杨生前说当中国进步了,那就可以不要看这本书了,意思是说当中国人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封闭、保守、做事不实在的毛病里,我们就会有新的目标要追求,这本书就应该废掉。
《环球时报》在采访文章中写道:让张香华下定决心的更重要原因是:民进党当局企图利用柏杨的作品搞去中国化。因此,她把自己的这一决定当成是和民进党当局的一次直球对决。
《丑陋的中国人》是台湾通俗历史作家柏杨的著作。本书为柏杨在各种公开场合演讲的讲稿集结合成的。他在这书中将中国文化比喻为酱缸,而柏杨在海外发表的文章与演讲都着重于谈论中国人的丑陋与劣根性。
柏杨以酱缸文化来形容中国文化,“我们的丑陋,是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丑陋”,以此为中心点谈论中国文化,以唤起中华民族对自身的反省。柏杨认为,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
此书分为上下两辑。上辑“沉痛出击”以柏杨本身在公开讲演及短文方式发表于报纸专题集结合而成,〈缺少敢讲敢想的灵性〉、〈对事不对人〉、〈只我例外〉、〈第一是保护自己〉、〈把羞愧当荣耀〉、〈不会笑的动物〉等短文皆摘录于柏杨本身其他如《不悟集》、《候骂集》、《猛撞酱缸集》、《踩了他的尾巴》等等杂文著作。下辑“怒涛拍岸”则是集结各界对于柏杨所发表杂文的正反回应。
以下几点为常见的中国人劣根性的例子:
1.自己做不好、干不来的事,也不希望别人做得来;干得好,宁愿大家都不做,也不能让别人做得出色;干得比自己好,你要是做了,他不是釜底抽薪,就是到处捣鼓你、设计你,让你不得安宁。
2.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看别人笑话,是不少人的劣根。看到别人有了灾难,不是伸手拉一把、助人于危难之中,而是在一旁偷笑;最糟糕的是,还有很多人喜欢投石下井。
3.小人不能得志。小人一旦得志,不是专横就是跋扈,几乎到了连自己父母都不认识的地步,危害社会和平;专横的就像霸王般强势,一旦失势,立马就变成了懦弱无能之辈。
4.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为了个人的一点利益,不惜伤害别人,颠倒是非黑白,把白的说成了黑,黑的说成了白,把没有的说的像真的一样,那管曾经与之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有时候就是损了人也不一定就有利自己,目的就是要搞垮人家,搞得别人不如他。
5.大声嚷嚷,总害怕别人听不到自己吵杂的声音。这种行为常常使得他人心情烦躁、不得安宁,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之一。
6.缺乏公共意识,到处吐痰,乱丢卫生巾和纸巾,把垃圾丢到别人家门口,纸尿片乱抛,不注意个人卫生,出国乱涂鸦,乱爬他国雕塑,不尊重历史文物等等。
7.道德观念扭曲。女儿被人强奸,不为女儿出头,还反过来骂女儿,责骂女儿丢家里的脸、让大家都没脸见人。
8.缺乏文化素养,不分青红皂白,胡乱责骂他人,从而导致他人心灵受创。自己犯错,只怪他人,不愿承认自身的错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凡事不为他人设想,只顾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