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海外校園》歐洲版的回顧
發行《海外校園》歐洲版的回顧(謝盛友/張申華)- [海外校園機構]30週年紀念專輯2022.05.24
https://behold.oc.org/?p=55890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 – [海外校園機構]30週年紀念專輯2022.05.24
謝盛友/張申華
編註:作者夫婦自2006年《海外校園》歐洲版發行始,即負責訂閲、印刷、發行、推廣、聨絡等事工,盡心竭力。2015年歐洲版停刊後,仍幫忙處理訂閱、聨絡及奉獻等事誼。
緣由2004年夏天,[海外校園機構]的俞培新老師到我們家裡來商討《海外校園》歐洲版印刷發行的可能性。我跟俞老師說很有必要,我們80年代留學歐洲並繼續生活在歐洲的大陸學人,基本上是在唯物論和進化論的教育下長大的,對基督信仰基本上懷著“三不:不瞭解、不接受、不排斥”的態度。
俞老師說,從文化色彩的角度來看,歐洲大多為基督教國家;由宣教史來看,歐洲又是宣教士發源地。因此,在近年來對華人宣教的聲浪中,歐洲反成了被忽略的工塲。甚至在普世福音大使命的領域圈,歐洲也被摒棄在視窗之外。“為什麼不到歐洲去傳福音?”
於是,美國總部決定2006年6月起發行簡體字歐洲版,讓更多在歐洲的作者,反映在歐洲信主、成長、生活的見證。
實際操作2005年6月,蘇文峰牧師到我家裡來商定《海外校園》歐洲版印刷、發行、郵寄和費用等具體的細節。蘇牧師也順便看了一下印刷廠,我們與印刷廠談妥有關印刷的具體安排和10年規劃。為了操作簡單化,歐洲版全部納入我所負責的《本月刊》雜誌社的發行郵寄系統,不需與德國郵政另外簽約。
編輯工作全部由美國總部負責,原則上內容30%是歐洲作者的稿件,70%是其他地區作者的稿。編輯印刷比較簡單,艱難的是發行和郵寄。歐洲版是在德國印刷,印刷完,分別寄往英國和歐陸各國。英國方面由英國的華僑佈道會(COCM)負責訂閲及寄發;我們負責歐洲大陸各地的訂閲及寄發。
由於沒有經驗,第一期郵寄出去後,幾乎一半的包裹被退回來,何故?當時收件人的名單四分之三是由美國總部提供,四分之一由歐洲提供。
我與當時負責歐洲版的蘇鄭期英師母聯繫,確認提供的地址和電話是正確的。後來我根據被退回的郵包分析,得出結論:沒收到郵件的地址,基本上是教會的地址或住家的地址,因白天沒有人在。該如何解決呢?我乃請我太太張申華給所有退件的教會打電話,請他們提供一個地址,讓收件人能在上午接收包裹,比如收件人有個店鋪。
《本月刊》雜誌社很少發生這樣的問題,因為基本上是訂戶,單本郵寄郵遞員把雜誌直接扔入信箱,收件人就可以收到雜誌。而《海外校園》因份數較多,不能直接投入信箱。改變了操作方式後,運作情況有相當的改觀。
麻煩國家但是,俄羅斯、羅馬尼亞、瑞士、瑞典、挪威等仍是麻煩國家,那裡的退件仍然很多。一個雜誌社在郵寄發行方面必須控制退件在5%以下,才是健康的運作。後來我針對麻煩國家,把包裹拆開,分成3本一個信封,當成信件郵寄,費用雖略高些,但麻煩國家給我們的麻煩減少了。整體而言,從資源消耗方面計算,基本持平。
2014年4月,[海外校園機構]總幹事華欣牧師,到我家裡來商討《海外校園》歐洲版的前途。因歐洲作者的作品不足30%,似乎沒有必要再發行歐洲版。美國總部乃決定,從2015年起停止印刷歐洲版。歐洲版雖停止,但《OC海外校園》雜誌與讀者的聯繫卻更加緊密,藉推送微信、臉書、電刊、每季的紙刊等等,和讀者互動。
歐洲版一期60頁,每期大約9萬字,每期印刷1萬2千冊。共出版了37期以及一期特刊,累積發行量46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