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制造 [2015/08]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中德爱国教育简单比较
巴伐利亚宪法第131条规定:
(1) Die Schulen sollen nicht nur Wissen und Können vermitteln, sondern auch Herz und Charakter bilden.
学校不仅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爱心和人格培养。
(2)
Oberste Bildungsziele sind Ehrfurcht vor Gott, Achtung vor religiöser
Überzeugung und vor der Würde des Menschen, Selbstbeherrschung,
Verantwortungsgefühl und Verantwortungsfreudigkeit, Hilfsbereitschaft,
Aufgeschlossenheit für alles Wahre, Gute und Schöne und
Verantwortungsbewußtsein für Natur und Umwelt.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敬畏神,注重宗教信仰,尊重人的尊严,培养独立人格、责任心、责任感、助人为乐、开放的性格、爱美爱自然。
(3)
Die Schüler sind im Geiste der Demokratie, in der Liebe zur bayerischen
Heimat und zum deutschen Volk und im Sinne der Völkerversöhnung zu
erziehen.
学生要学习自由民主精神,热爱巴伐利亚家园和德国人民,学生要学习各民族融合。
(4) Die Mädchen und Buben sind außerdem in der Säuglingspflege, Kindererziehung und Hauswirtschaft besonders zu unterweisen.
女生男生平等,尤其在幼儿教育、童年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更为重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46条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而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也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学校在这个阶段迫使学生退学,就导致学生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就违反了 ...
http://www.aiguo.edu.sh.cn/jhgl/jhdt/75593.htm
上海市爱国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积淀的学校,学校地处市中心,地理位置极佳,交通非常便利,校舍环境闹中取静,场地开阔,教室及功能室齐全。爱国学校目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它的前身是一代教育先哲蔡元培先生于1901年创立的“爱国女学”。建校最初目的是以教育为良方,为国家培养后继人才。并提出 “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学校秉承创始人蔡元培先生 “造成完全人格”、“五育并举,首在体育” 的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而言,它是一所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的载体;对学生而言,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有不同选择的课程,对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以及学生未来发展之路提供多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