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色戒: 中国女人与外国男人 [2023/05]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7月18日:百年《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Mein Kampf)是德国元首兼纳粹党党魁阿道夫·希特勒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自传,融合了其政治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日后德国纳粹党的思想纲领。这本书有“世界上最危险的书”之称。本书讲述了希特勒的生活经历及其世界观,最核心的思想为宣扬德国与奥地利合并及反犹太主义。在纳粹德国战败后,此书因宣扬纳粹主义思想而在不少国家的出版发行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希特勒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书,《我的奋斗》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著名,其续篇《第二本书》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版的。
创作背景
希特勒在中学时就接触到了民族主义思想,浪迹维也纳期间同时阅读了大量宣传种族优越的书籍,故其立志为德国的复兴而奋斗。回到德国之后,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工人党(纳粹党的前身)以期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并于1921年出任党魁。
在1923年11月的啤酒馆政变失败后,希特勒以叛国罪被捕,判处5年有期徒刑,并关进巴伐利亚州莱希河畔兰茨贝格的兰茨贝格监狱。
在监狱期间,希特勒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全书的上册,负责记录的鲁道夫·赫斯日后成为了希特勒的副手。不过亦有观点(如史学家Othmar Plöckinger)认为由于鲁道夫·赫斯根本不会使用雷明顿牌打字机,因此该书上册应为希特勒本人自书。1924年12月,根据巴伐利亚邦最高法院的判决,希特勒获得假释机会并很快出狱。出狱后希特勒又创作了全书的下册,并最终于1925年由Eher Verlag出版社出版。由于部分内容为根据希特勒口述整理,经常会出现前后文毫无关联的情况。
希特勒最初起的书名为《四年半以来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Viereinhalb Jahre (des Kampfes) gegen Lüge, Dummheit und Feigheit),但在出版社的建议下改为现名。
网络上到处都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影子”:希特勒的照片、希特勒的迷因(meme)、纳粹标志、“希特勒万岁”的口号。反犹分子、种族主义者、阴谋论者、反民主分子和希特勒的追随者在德国、欧洲、美国、拉丁美洲、中东、印度等地四处散布他们的意识形态毒素。
希特勒这个独裁者已经死去八十年,但是利用这个大屠杀元凶的名字却仍能大赚特赚。世界各地的旧书店靠贩卖希特勒的宣传册《我的奋斗》(Mein Kampf)盈利。一份德文原版售价大约250欧元,西班牙文版《Mi Lucha》超过300欧元,而英文版《My Struggle》在一些特定网络平台上甚至标价高达600美元。在埃及市场和印度的网络平台上,这本书的价格则便宜得多。
如今,这本书被认为是希特勒阐述其狂热世界观、残酷反犹主义以及对民主和社会多样性的蔑视的宣言。这本书出版于1925年,是在希特勒上台的8年之前。他在《我的奋斗》中将德国人捧为“统治种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很久,他就已经梦想着“日耳曼化”东欧,并以暴力驱逐数百万民众。
“战斗的主题早已融入书名之中——它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种族主义,”奥地利历史学家奥特玛尔·普勒金格(Othmar Plöckinger)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解释说:“也就是说,强者胜出,更强的种族占上风。但这也适用于个人层面,在职位和权力的争夺中,最终胜出的,是意志最坚定、最无底线的人,是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优越种族’或‘更高能力’的人。”
普勒金格是这一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他参与编撰了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启发性的《我的奋斗》注释版。德国和奥地利历史学家对希特勒的思想和语言在2000页的著作中逐字逐句地进行了研究和分类。
1925年7月18日,《我的奋斗》首次出版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希特勒当时是一个失败落魄的政变者,因叛国罪刚刚服刑一年多。他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在德国和奥地利规模很小,几乎没有政治影响力,希特勒的政治生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当时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民族主义的政治宣言和牢狱回忆录,希特勒的书也显得毫无新意——就连许多追随者也感到失望。普勒金格解释说:“有一段出自《德意志报》的著名评论,令希特勒大为恼火。评论写道:‘我们已经从事民族主义斗争四十年了,现在一个年轻的政变者(指希特勒)跑来说要教我们什么是政治思维!’”尽管如此,这本书最终还是成为畅销书,为希特勒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灾难的预告
希特勒的这本书之所以特殊,在于与其他独裁者不同,他在《我的奋斗》中公开宣示了自己的意图。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暴力幻想。在该书的注释版中,编辑们分析道:“他坚定地宣布战争即将到来: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生存之战,其中一切关于人道主义与美学的考量都必须化为乌有。” 因此,希特勒的暴政是一种有预告的统治。
而且他并非孤军奋战:在1933年的国会选举中,有17,277,180名德国人将选票投给了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SDAP),为他铺平了通往权力之路。
接踵而来的是席卷欧洲的全面战争和大屠杀——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的工业化种族灭绝,这一罪行在人类历史上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纳粹政权及其追随者以极端残忍的方式镇压他们宣称为“德国民族之敌”的所有人。
随着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以及八天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他的统治体系也随之崩塌。自那以后,德国人立下承诺:“绝不让历史重演!(Nie wie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