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姓”呐喊

作者:谢盛友  于 2009-11-8 10:0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姓氏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选择的,你父亲姓什么你就姓什么,后来女性要求解放,有些人改为跟随母亲的姓,其实这些女性主义者后来才醒悟大呼上当:原来母亲的姓还是外公的。在强调夫权的社会里,西方人婚后冠夫姓,我太太姓张,在德国,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到底结婚了没有,怎么夫妻两个姓?

  谢家的辈分“… …渊源自晋,盛于东渡 ……”表明谢家人都自认是谢安的后代。祖先在河南太康,后东渡福建莆田,宋朝文卿公四兄弟南移铺前,最后定居海南文昌县。我们的家谱这样记载。

  自己的姓氏跟随自己一辈子。 童年在茶园村长大,茶园十一村都姓谢,低头抬头看见的人都姓谢,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到“姓”的困扰或“姓”骚扰,后来慢慢长大了,从农村走入城市,接触的人多了起来,才慢慢感觉到“姓”别问题。

  我们办公室里一个同事姓赖,怎么喊都不对劲,喊你小赖,不行,因为你是个大赖皮;喊你大赖,更不行,你又不是喇嘛;喊你老赖,也不行,你还算不上一个赖帐老手。故此,我一般直呼他的名字,而不叫他的姓。

  到了海外以后,江泽民上台当主席,那时可没有什么网络,天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德国的收音机里总是不停地播放“杨泽民”,刚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以为中国第二天更换了国家主席,后来发现德国人不分J 和Y,J读音Y。我硕士班的一个同学当了广播电台台长,他跟我说,他们业内有暗文: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姓名的发音,必须根据大陆拼音,“江泽民”不能读音 “杨泽民”,J 和Y的读音由德国汉学家“一锤定音”。

  好不容易胡锦涛上来了,德国播音员一开始就很开心,不用花钱请汉语学家定音, 因为德国人很容易就发“胡”音,自己一开始就 Hu is Who。去年年底,胡锦涛开始“折腾”德国的播音员,由于中国方面决定“不折腾”不翻译,直接念“Buzheteng”,由于定调定音为 “Buzheteng”,又苦了德国播音员,他们经常把“不折腾” 念成“布遮藤”。

  其实胡锦涛智慧超人,才提出“不折腾”。人生其实就是折腾,改革开放就是折腾,克服经济危机也是折腾,但是,不能瞎折腾,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全世界的人都在折腾,尽量避免瞎折腾,姓胡的人不能折腾,姓胡的一折腾就是胡折腾,胡折腾就是瞎折腾。

  好端端的温家宝,被德国人念成“分家宝”。温家宝三朝不倒恐怕跟他姓温有关,他总是那么温罄真情,我相信他的哭他的笑出自真心,表露真实情感,他“爬也想爬到台湾”,是百分之百的温“姓”表露,我听到后第一反应是:周恩来肯定不会这样说话。邓小平说:“我哪怕站在香港一分钟,也行!”我不想评论温周邓谁的水平高低,只是内心感觉,这样的一句“温”姓呐喊,多少丢失一个泱泱大国总理的风度。

  写于2009年3月22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3: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