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日前伦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波茨在2009年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上提到,中国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消费不足。他表示,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富裕,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上去了,将比其他经济政策更有助于促进经济平衡。他建议,中国人的工资水平应该提高。
2009年11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播完这则消息后,主持人邱启明却直接作出以下评论:“其实工资一直都在涨啊,关键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你发得再多,人家都存起来,不用。”
邱主持此语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举国上下网民骂声不绝。
中国人不舍得消费,恐怕与国家的宏观框架和中国人的社会观念有关。
中国现时的宏观框架,既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又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做生意发财者,往往不是他看准了市场规律,而是他有“官商”背景。真正看准市场规律而没有“背景”者,由于没有稳定的宏观框架作保证,他赚了几个钱,为了以防万一,他也不敢花不舍得花。今年有“背景”者,发了一些,也不敢花,因为他不知道,明年他是否还有这个“背景”。
德国的宏观框架涵盖了社会主义,德国每个人都能享受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全民医疗保险,这应该感谢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人称“铁血宰相”俾斯麦是19世纪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战争统一了德国,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他而且通过立法建立了全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支占GDP的33%左右,其中1/3的资金用于法定养老保险开支,1/5以上的资金用于法定医疗保险开支。
我读到国内一份报刊,该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仍然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6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先不管这资料的可靠性,至少该资料说明了“中国人不敢花钱”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是家庭负担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中国的保险制度不健全,为了应付以上家庭负担,很多人就把钱存起来,以防万一。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是看不起病的。普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累,中老年一场大病,自己的储蓄、子女的储蓄全花光了,也不见得能把病治好。我中小学的老师经常跟我说,在大陆中老年没有大病,是一笔大财富。
钱少者不舍得花不敢花,可以理解。不可以理解的是,钱多者不会花钱。中国的钱多者不会玩,不会玩当然就不消费。
在欧洲哪怕是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乡镇,也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室内体育馆,有很多很多的体育运动俱乐部,难怪,在德国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足球场。说五个德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踢足球,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德国人打乒乓,二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专业篮球队员,真的不夸张。滑雪几乎每个德国人都会,有钱人的俱乐部就是滑翔、跳伞、潜水、赛马、赛车,等等等等。
俱乐部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定时活动,为了供养这些活动,个人、乡镇政府、国家都得花费很多钱。
谢盛友 (写于2009年11月20日,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