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与海龟的生活

作者:谢盛友  于 2010-5-8 23:2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16评论

关键词:


海归与海龟的生活 

作者:谢盛友
 
名片蛮吓人的,“Prof. Dr. Dr.”,因为我在德国取得两个博士学位,也曾在德国某
大学任职当过教授。博士学位引以自豪的不仅仅是我,不仅仅是德国社会,对于
在某个学术领域自成一家的人授予的博士学位,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最高学问和
名誉的象徵。不仅在学术领域,在日常领域中超群出色的人也常被授予博士称
号,这就像把什么都知道的人称之为“万物博士”。

现在看看自己这张名片,心里很不舒服,觉得“Prof. Dr. Dr.”不仅显得罗里罗嗦,而
且可能增加就业障碍。我 开始恨这张名片。五年前它给予我的或许是荣耀,今天
似乎是耻辱。突然间想起文革用语:“知识越多越反动。”我不反动,但是,我知
识多,简直变成知识越多越没用。我开始不敢给人家递这张名片。

我们一家都入了德国籍。我就像海龟一样呆在德国不动了。我们国家取得博士学
位的人逐年递增,每年新产生8000多名博士。随着就业困难,盛传博士失业已久。
尤其被称为文史哲的文科博士更难找到工作。对于这些博士,各企业不仅不“敬
之”,反而“远之”。倒霉,可悲的学历膨胀时代,不仅是文史博士找不到工作,
理工博士也开始失业,怎么就冲我来。不行了,就开出租车,加入“的哥”行列。

碰鬼了,怎么世界这么小,今天碰到海归,从中国到德国回家探亲,走出飞机场,
找出租,竟然上的是我的车子,熟人路窄。彼此都认识,不用交换名片了,心中
有数。彼此先愣了一下,对,打心理仗。

海归:听中国的新闻报导,德国腐朽了,人越来越懒惰,个个爱吃社会福利。商
店不到九点钟不开门,晚上早早就关门,这样怎么做生意。德国这里死气沉沉,
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处处生满商机,人人经商,每个人都拼命地推销自己的
产品,早起晚归,处处发广告,推销样品,求人订货。每个人都这样拼命,每个
公司都拼命, 个个这样,这个经济社会不就繁荣发达了。

海龟:德国前途黯淡,并不说明在德国的中国人要完蛋。我在德国大公司里任职,
今天是星期天,我要勤劳致富,我不会像德国人那样懒惰,我很务实,我想很多
在德国的中国人都很勤劳。我在德国公司里挣的是欧元,自己星期天 开出租,挣
的也是欧元,其实,你说的在中国的情况,在德国也有。我老婆在德国公司里工
作,周末也在中国餐馆里帮忙,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多挣欧元。

海归:不能只挣欧元,也应该挣人民币,现在 开始人民币也升值了,也很神气。
有一些项目,我们可以合作。东北某省需要纺织生产线,我这次回来,就是要物
色,德国这边纺织生产线过剩的很多,都想往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我们中国
人现在也学精了,不是随便引进生产线,最好是要德国人出资合资。你有博士头
衔,随便找个德国投资方。中国的企业很有钱,主要是套上“中外合资”的招牌,
有一个名堂,既可以享受中国政府的税收优惠,又可以平分双方的风险。

海龟:说别的我外行,要说机械出口,我可是内行。明天我就带你去看一个工厂,
前天报上有个公告,那里有纺织生产线要拆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出售生产线,
而是连同技术一起转让,大家互利,毕竟卖“破铜烂铁”给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我是德国籍中国人,我做事绝对向着中国这面红旗。

海归: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区别和距离,在中国现在没有人像你这样高尚,赚钱就
是赚钱,拿回扣就是拿回扣。在商言商,没有这么宏亮的政治口号,也没有这么
崇高的政治道德,谁能拉到项目谁就是本事。现在的中国根本不是缺西方的“破铜
烂铁”,也不是缺什么先进技术,就是缺钱。

海龟:我这边的德国纺织工厂也有钱,可以投资到中国,问题是中方要有一个健
康的企业规划和计划,比如工厂的规模,如何投资,如何分成,如何市场运作,等
等等等。否则哪个德国佬愿意去那个陌生的地方投资?还不如在自家的花园喝啤
酒吃烧烤呢!德方可以以资金或设备或技术入股,但要看中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海归:我刚才说过了,中方不缺钱,但是一定要德方有“中外合资”的诚意,这样
大家有税收优惠。比如这条纺织生产线以及整个工厂,初期总投资一千万欧元,
你德方至少要出资五分之一,要汇两百万欧元到中方的帐号,钱一到位,一个月
后,我们再想办法把德方的钱抽回来,反汇回德国帐号。这样的运作,有很多先
例,我们并非第一家,也不是最后的一家。

海龟:你一会儿说中方不需要钱,一会儿说中方需要钱,我搞不懂,到底中方的
情况怎样,就凭你一个人说了算?我想总该有一个评估,并且是第三者,一个权
威的第三者评估,评估过关后,我才在德方这边做工作。

后来有很多很多的来回,海归最终没有骗到德方的两百万欧元。骗到一个血淋淋
的事实:钱只认市场,市场只认钱。一切按照市场运作。市场铁面无私。

海归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海龟不知道,海龟在德国的实际情况,海归也不清楚,大
家都蒙在鼓里。可是,市场没有蒙人,“骗人工程”的开始到终止,该花的花了,
有一点出血,都是自己的血。

对于海归来说,在中国,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海归车。对于海龟也一样,他
在德国学乖了,现实一点,不再浪费精力。理想应该有,实际更残酷。日子总是
要过的,出租车不是长久之计,他准备与老婆一起开餐馆。

到熟人那里打听开餐馆的成本,想免费到熟人那里取经。老熟人是十几年前的文
学博士,早就放下文人的架子, 开餐馆已有十年的历史,马克欧元是赚了不少。
老熟人知道后,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没料到工科博士也
失业,也有“专业不对口”的时候。老熟人心里有点安慰,这十几年并没有委屈瞎
折腾,并且比工科海龟先走一步。想到这里,老熟人又想到“读书无用。”

但是,老熟人再仔细想了几夜后,觉得不对劲,心里害怕起来,他海龟学会后,在
你对面开一家,你我恶性竞争,你自己怎么活下去,市场可是不讲情面的。

那天与海龟见面,来了这么一句:“你这工科双博士,对中国和德国而言,都是技
术精英,在德国开餐馆,岂不浪费,不是你自己的浪费,是中华民族的浪费,是
德意志民族的浪费。你应该海归,到清华大学当教授!”


写于2002年5月,修改于2007年12月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1 回复 jjsummer95 2010-5-9 00:31
哎。。。。
1 回复 十三大爷 2010-5-9 01:07
Wie gehts, Mr.?  Try to build up your political base over this website?
0 回复 人間的盒子 2010-5-9 01:13
0 回复 roaming 2010-5-9 09:10
2002的海龟与海归对话,2007年作了修改,2010年才发表。
如果中国没钱,是基于2002年时间表,这个我完全信。那个海归最后没能骗到200万欧元估计也是事实。但回到今天的时间表,中国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海归若是还在找钱,如果技术真是好,中国国内很多地方都能提供。
0 回复 乌卒卒 2010-5-9 09:10
博士也开始调侃?
0 回复 剩母玛丽娅 2010-5-9 10:16
有点意思.
0 回复 xqw63 2010-5-9 11:17
国内很多海归,忽悠的能耐不小
0 回复 clearlotus1998 2010-5-10 05:35
谢教授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0 回复 nierdaye 2010-5-10 06:33
你应该海归,到清华大学当教授! hahahahahahahaha
6 回复 nierdaye 2010-5-10 06:34
xqw63: 国内很多海归,忽悠的能耐不小
that's why they went back home.

I am hopeless.
0 回复 xqw63 2010-5-10 06:52
nierdaye: that's why they went back home.

I am hopeless.
1 回复 红妹子 2010-5-10 22:09
无奈
0 回复 swiper 2010-5-10 22:19
nierdaye: 你应该海归,到清华大学当教授! hahahahahahahaha
哪又怎么样? 不就多了件棉袄么!
0 回复 nierdaye 2010-5-11 06:29
多了件棉袄么!: it is leather jacket now!
0 回复 rongrongrong 2010-5-11 22:03
clearlotus1998: 谢教授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0 回复 1112bls 2010-5-12 13:26
为什么要开餐馆不想回清华当教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4 04: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