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中国制造 [2015/08]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谢盛友:车轮下
《车轮下》(Unterm Rad)是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一部小说。
在黑森林一个小镇,主人翁汉斯(Hans Giebenrath)生活很郁闷,他一天一天地长大,随着他的长大,他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黑塞用这部小说讽刺当时的教育制度和专制社会。在小说的结尾,老师感叹:“真不懂,为什么如此聪明的学生会变成这样?”在一旁的鞋匠指着老师和汉斯的父亲说:“你们这些,就是害他变成这样的人。”
汉斯有一天在河里溺水死亡,在此河畔他已经度过太多不愉快的时光。他死亡的原因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个谜,留给忽视他的大人和专制社会去寻找。
黑塞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文学界乐意把《车轮下》,作为黑塞的自传小说来解读,因为黑塞的成长历程跟汉斯的太相像了。
轮子在小说中经常出现,汉斯小时候喜欢玩水轮,而被大人责骂成“贪玩,不要读书的坏小孩”。在学校里,校长经常威胁:“你不好好读书,就会被压死在轮下!”他初恋,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压在车轮底下的蜗牛。他开始当学徒,自己天天面对机器齿轮,感觉自己慢慢变成齿轮的一部分。直至他死亡。
在黑塞的小说里,轮子只认一个方向,不停地往前滚动,它不认识被压的是谁,被压的是什么,被压的程度。你要么跟着齿轮运转,要么被齿轮压垮,成为齿轮的牺牲品。
钱云会的命运跟汉斯的命运一模一样,钱云会死亡的原因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是一个谜,留给忽视他的专制社会去寻找。不同的是,汉斯死在水里,死在无形的轮下;钱云会死在陆上,死在有形的轮下。
不!钱云会死在有形和无形的轮下。钱云会若不死,也逼迫跟着轮子运转,最后被轮子压垮。
留德前辈傅斯年在柏林大学研读实验心理学、比较语言学,他曾说过:“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中国现在只认一个方向,一天二十四小时发展GDP,能否剩下三小时来沉思?
(有感于2011年元旦,德国班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