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爱无龄 [2013/07]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家音
前些天,老板对我做了一年一度的评估,有点像年终总结。这是这几年才兴起的, 包括综合考察和年度计划。 一年一次小评,五年一次大评。我已经有过几次这样的考察了,每次找不到别的,总是有人抱怨我说话有口音。
这事也怪,来英国快二十年了,说英语不再打磕巴,自以为随乡入俗了,可说话总是不能像本地人那样,说出来一听就是外国人。 女儿说英语的时间没我长, 可人家说的味确实不一样。家音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难以改变了。
或许只是我才这样吧。记得初次到北京时,拗口讲普通话,别人能听懂,还自以为不错呢。过了十来年, 讲出来的还是外地普通话。 中文如此,何况外语呢?
不久前回国见到一小学同学,聊起来他还记得我小时转学后带方言说的一些话。那可只是一省之内,两个邻县的不同口音。
前几日在一个学术会上听一位国内来的小老弟发言,云里雾里,没听懂几句他的英语。别人提的问题他也听不懂, 这倒不仅仅是口音的问题。没想到如今交流这么多,学者的口语还是不行。
刚到国外时,别人都夸你英语说得好。现在我明白,那只是客套话。至少对我来说,不论怎样努力,家音太难改了。现在才真正理解那句老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