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爱无龄 [2013/07]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急救与救护车
邻居小伙子是开救护车的,也是急救员。他们和很多辅助人员一样,没上医学院,但也需学基本的急救措施,责任是保持病伤人员能在到达医院前存活。他们不属于医院,但常去急诊室,偶尔能在急诊室碰到。英国的体制是免费医疗,所以不存在收费问题。即便是外国人,急诊也是不须付费的。
病人可以叫急救车,医院,家庭医生也可电话要急救车,医院自己没有专门的救护车。急救车享受特殊的用路权,和警车一样,别人都会让路。有一次在路上开着开着,前面的车突然停下来,不明白,过后才看到一辆救护车在闪灯,没开警报声。
在英国这么多年,大概为送病人坐过一次。医院也不时有直升机救护,但机上载人有限,一般不用医生上机。
在中国曾经有过两次坐急救车送病人的经历。囯内也是急救中心配有救护车,可医院也多配备。
我第一次送病人是刚毕业不久,病房里住了位长期患者,是工伤所致高位截瘫。病人很年轻,大概是三十岁左右,农民工。他的伤是工伤,所以,高额的手朮费用的是赔偿金。那时国内没有专门的康复中心,所以手术之后,他无处可去。由于伤势严重,脊髄没有可能恢复,颈以下,完全不能动,刚好可以自主呼吸,但除此之外,什么也动不了。这种病人,没有康复的可能,但需要二十四小时专人照顾。住在医院当然条件最好,可这样不仅长期占床,费用也成为无底洞。
几个月之后,医院便决定把病人送回家去,我便成了特护医生,和住院处的两位行政人员坐医院的救护车送人。病人家在离北京不远的顺义县,开车过去也就一两个小时,现在已划归北京市。可没想到天子脚下,居然还有如此穷的地方。我们到他家一看,土坯房里,不用说医疗设置,基本的卫生条件都没有。他回到家,用不了多久,就会感染或许出现其他合併症。这样,转了一圏又把他拉回来了。后来还是把他又送回了家,不过是别人送的,也不知道他回去之后又活了多久。
第二次用救护车送人是有一年的春节,送病人去做核磁共振。那时全北京城只有天坛医院有,別的医院的病人要排队,有时要等好久。所以大年初一也没闲着,排队作检查。去干了什么已没什么印象,只记得空空的长安街,救护车拉着笛,呼啸而过,特别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