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姨妈的辛酸人生26\01\2012
好多年没回老家看看姨妈了。虽然每年回国,都会见到姨妈,给她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但是一直想去看看她如今自己的小家。本打算我自己去给她拜年,可父母不放心,成年的我在他们眼里仍是孩子,推辞不过,只好随他们一同去了。
姨妈长我母亲两岁,和我母亲一样,很小便失去了父爱,由外婆一人独自抚养。小时候家里虽不算富裕,外婆还是想方设法,让她和我母亲上了几年私蛰。虽然识字不多,但一直向我们夸耀,她的墨笔字写得好。后来兵荒马乱,家道衰落,很小开始就和外婆一道,为生计操劳,奔波于兵荒马乱之中。那时我母亲寄居在武汉她表姑家,遇上解放,参加了工作。姨妈和外婆则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回到乡下。
人生大概也就这么变了。姨妈这一回乡,便再也没能出来。听母亲说,她回家不久,很年轻便结婚了。不幸的是,丈夫得了结核,没两年便去世了。后来遇上我姨父,又组建了家庭,还怀了小孩。农村医疗条件极差,小孩难产,没保住,大人也因大出血,几乎丧命。最终大人还是活下来了,可留下后遗症。不仅丧失了生育能力,还有小便失禁。
幸好姨父和去世的前妻有个孩子,便是我表哥。姨父会泥瓦匠的手艺,虽不像现在的包工头那么富裕,在当年的农村,生活也算不错的。他带了一群徒弟,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多是到年底才回来。好像那时也是包工程,年终回来,除去开销,分给徒弟,交給队里的,剩下的也就够过年的了。他盖了一辈子的砖瓦房,自己住的却是土坯草萠,直到晚年,才和表哥一起盖了栋小楼。
母亲说我们小的时候,她到我家带过我们,可我太小,一点记忆都没有。只记得小时在外婆家,不时去趟姨妈那儿。姨妈大病之后,体质弱了,性情也变得很差,对我们很好,可和姨父吵架很多,而且特别伤感,抱怨。尽管她那儿吃喝条件比外婆那儿强,可小时候的我总不愿多住,害怕他们吵架,更不知如何应付姨妈的哭泣。
后来表哥跟着姨父学了手艺,自己也开始带徒弟出去包工程。姨父却不小心摔了,股骨颈骨折。现在看来是很普遍的骨折,在当地农村医院却没有得到合适的治疗。手术后除了疼,还短了很多,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几年后便去世了。表哥不久后也患上了肝病,四处求医也没能维持几年,留下五个孩子,撒手而去。
接连的不幸,对姨妈的打击可想而知,但她毕竟还是挺过来了,而且还和儿媳一起,把五个孙子,孙女抚养成人。等到她年近八十了,孩子们都出门打工,家里也只剩她自己了。体弱病残,孤苦伶仃,百般无奈。除了不时到我父母这儿串串门,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在经济上帮助一些。前两年我父母给她安了部电话,能和外界联系,好了一些。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和我母亲通话。这几年,体质也差了,有过一次中风,遗下半侧面瘫和腿脚不利索。毕竟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