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或讲孝一直是主流。近代封建王朝中,父母亡,官员须辞职回家,守孝三年。文革期间破三旧,传统亦毁。这些年随着在台湾及海外华人回乡祭祖,扫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讲孝顺,祭祖念故亦成风气。尤其是这两年,清明成为固定节日,不回家祭祖也说不过去了。
看着这回乡的热潮,心中还是有些不解。祭奠故人,当然是应该提倡的美德,可在我看来,对活着的人尽孝,远比对故人的纪念重要。无疑,后者更难一些,可社会更多宣扬的应该还是对生者的孝,而不仅仅是对亡灵的追记。对亡灵的祭奠,只是孝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父母健在却不能尽心尽力,等他们故去后,再补是补不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