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小城春秋 [2016/06]
- 再坐高铁 [2014/02]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记得小时候常常感冒嗓子疼,条件好的地方,很多小孩的扁桃体都摘除了。当时的说法是去除了扁桃体,就会避免可能的合併症。同学中就有很小便手术切除扁桃体的。而像我们没有条件的,也就免了一刀。后来的研究则显示,扁桃体构成人体防御感染的屏障,切除弊多于益,现在已很少有人做了。
包皮切除亦是如此。犹太人是教规,小孩子都得切。这后来也传到中国,我们上大学时,在中国正值这类手术的高潮。不过都是十几岁的孩子,确实过长的才切。据称是为了卫生,防止感染,甚至说可以减少癌症发病率。于是乎便成为门诊常规手术,由于简单易做,还是局部麻醉,也就成为练手的绝好手术。
相对而言,国内医学院的学生比英国的幸运。不像英国的医学院,学生只能看,几乎没有自己做的机会。我们在医学院的最后一两年,不仅能作为助手上各种手术,想做外科的,还有机会做那么几个。在住院部做的是阑尾炎切除术,在门诊,就做包皮切除了。
我们转到门诊时,带我们的是高我们一年,刚毕业不久的住院医。不过这样的手术太多,他也做烦了。但是,我们想做外科的男生却还是机会不多,倒是对外科不感兴趣的女生却每次都会有机会上手。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也就是切皮,缝合,最基本的技术而已。
协助手术的还有一个护士,当年好像很老,现在想来,最多也就三、四十岁。她负责备皮,也就是用消毒剂清洗那东东。病人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或年轻人,大多未经人事,护士的手一接触,便会有了反应,再一动,免不了会一柱冲天,突然暴发。不小心还会弄到手上,甚至脸上。我们在一边看着,忍住不笑。护士则凶凶的,骂骂咧咧,嚷嚷缺德之类的话。病人躺在那儿,却是满脸通红,极窘。给他以后造成了多少心理障碍,就不得而知了。
同样的,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这手术的付作用太多,而所谓的益处也不存在,医学界亦不再主张此类手术了。人的任何器官应该都是有用的,阑尾亦是如此。相信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切除类的手术会越来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