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爱无龄 [2013/07]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英国冬天已经到了,可至今还一场雪都没下,而且以前常有的霜冻也还没有。这让希望看到白色圣诞的孩子们大失所望。
尽管英格兰每年冬季都会下几场雪,可从未持续很久,一般也就几天。想滑雪得去苏格兰或法国,瑞士的山上。室外滑冰就更无可能了,只能是室内的人工冰场。
北京的天然滑冰场却是很多,至少多年前在国内时是这样的。北海公园,玉渊潭公园,还有颐和园的水面上都有冰场。每年冬季,滑冰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爱好。富裕的会自己买双冰鞋,每年都用得上。而大多数的人,偶尔玩玩,似乎更倾向于租冰鞋。
刚到北京上学那会儿,一到冬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去冰场。平日的水面,一旦冻上,便成了空旷的冰面。走在上面,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北京长大的同学大多自小就去玩,一般穿上冰鞋,就能滑起来。我们从南方来的,大多不会滑冰。没有专门的人教,既便有,也付不起费,都是看着别人学。先是站稳,再慢慢学着滑动。看到会滑的疾行如飞,潇洒自如,煞是羡慕。自己学起来,不免会摔,不过冬天衣厚,摔倒倒是没有什么,就怕扭了脚,重的需要很久才好。上学时白天没空,常是晚上去。几次下来,摔了几次,慢慢也能滑起来了。可惜后来学习紧张了,学会之后也就不怎么去滑,久之,也就忘记了。现在到了冰场,也不敢再上场了。
滑雪只能是在山坡上,在国内时没有机会。到英国后有一年随团去瑞士旅游,有一、二天的时间在山上,看到别人滑雪,抑制不住,也想试试,便租了一双滑雪板,也是没去上课学,晃晃悠悠就自己滑上了。倒是不太难,没有摔几次就能站起来了,终究时间太短,只是在小坡、人少的地方练了练。本想以后再去,可阴差阳错,一直未成行。后来问到英国人,一般来说都会参加学习班,得学一两周。印象更深的是,当年不知山高,阳光灿烂,紫外线极强,事先未用防护霜。加上白雪反射,结果次日便出现灼痛,红肿,下半面部严重灼伤,两天后起满了水泡。整个后半假期,面部变形,都不敢照相了。
如今国内在东北开了很好的滑雪场,很多北京人休闲便和欧洲人一样,去玩一两周。就不知道那些公园里,是否还有那么火爆的蹓冰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