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这是我前几个月就写了的,可悲伤的心情使我一直难以自拔,未写完。前些时回国见到舅舅,聊了许多,也就仓促拟就,以记哀思。
前两天,舅舅发来短信,告知姥姥走了。虽然悲伤,可也不是那么的意外。姥姥刚过九十,应该算是长寿了。前几年就被诊断为肺癌,而且这两年已完全是失忆,不认人,也不能正常交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不会走路了。前些年姥爷去世前也是如此,那时姥姥还说,她可别那样!岁月无情,生命轮回,谁也没法主宰。就这么安静地离去,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姥姥和我并无血缘,可也毫不亚如亲生的。 她是我姥爷在北京再娶的。当年姥爷离开远在湖北老家的妻女,到北京谋生。赶上兵荒马乱,又是政权交替,完全和老家断了联系。 数年后,在北京遇到姥姥,重新在北京结婚组家。
姥姥生前没和我说过家世,只知道她老家好像在天津,也有亲戚在北京。直到前两年,姥爷走了,她也闲赋在家,体弱可还是很清晰,我去看她时,说到往事,她拿出我从未见过的老照片,讲到了她年轻时的一些事, 还专门给我看了她和姥爷的结婚照。 那还是国民政府时期,居然也时兴集体婚礼。姥姥税姥爷是瞒着在老家有妻女的事和她结婚的,直到文革前才知道姥爷在老家还有妻女,那时他们结婚十多年了,还有了两个舅舅。
我初次见到姥姥,是我只身离家去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五年,周日,节假日,姥姥那儿成了我常回的家。姥姥待我如亲生,嘘寒问暖,总能在吃了一周难咽的大学食堂的饭菜之后,吃一顿可口的佳肴。那时姥爷早已病退在家,姥姥在银行上班,平时工作不轻松,还要安排舅舅们的好多事。 我一回去,周末也闲不下来了。姥姥一辈子都在北方,自然是做北方的口味。 她做的炸酱面尤具特色,我母亲去看他们时吃过,至今难忘。饺子也是多种多样。以前在老家也吃饺子,可从未试过茴香的,羊肉的。
一直都很佩服姥姥的为人处事。家里亲戚朋友都是平民百姓,没有什么背景。而姥爷以往的经历使他成为历次政治运动的对象,所以家里的事都是姥姥出面。没有后台,没靠关系,在北京这地方,姥姥愣是把别人在文革中抢占的房子要了回来,舅舅们下乡回城,安排工作,靠的只是顽强的据理力争,办成了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每每说起,姥姥都会有掩不住的自豪,不过我也看到了其中的艰辛。
姥姥为人特别正直,眼里不容沙。她在人前人后总是夸我, 是真心喜欢我在学业上不懈的努力,也是鼓励我不可松懈。前些年听比我小好多的表妹说,小时候常听到奶奶说到我,结果她们都很努力,考上了北京最好的大学。
年轻时,姥姥做事麻利,风风火火,家里大小事都是一手包揽。在她晚年,虽无大病,可体质逐年减弱,直到最后实在不行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去到养老院。那时脑子还很好,去看她时还有点报怨地对我说,返老复童了,和在幼儿园似的。可岁月无情,她也知道无能为力了,只好接受,这对一个忙碌了一生,精明能干的她是何等的不易!
姥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可她的为人,她的言行却让我终身受益,永世难忘。
安息吧,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