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从去年开始,配血,输血有了新的规定。每次配血,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抽两次血样,分别送检,为的是避免出错。这是我刚参加一年一次的基本培训学到的。
和许多医疗程序一样,防错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的查对。比如手术前有好几次核实病人的姓名,手术部位。但人非圣仙,总还是有出错的。听说过切错了肾的,做错了关节的。 小的失误可都是酿成了大祸。为了避免,现在病人进手术室前要核对好几次,手术部位也要标示清楚。
以前在国内时,为手术配血是件大事,大概也是出了不少事故的原因吧。护士说是责任太重,不管。于是,拿血便都成了刚毕业的医生的事,谓之输血医生。可是环节还是有好几道,并没有减少失误。
当然在英国,医生不管拿血。可出了错,还是要担责任的,所以查对很仔细。尽管如此,还是有出错的。多年来,防止出错的办法是两人多次查对。而这新实施的两次抽血样,可以从几处重复查对,也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举措。看似锁碎,应该是增加了安全系数。
学到的还有,心脏复苏,快速挤压就可,不必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也是,按压胸腔,也就帮助呼吸了,用不着口对口人工呼吸。
防止交叉感染,看病人时不仅肘以下要裸露,还不能戴手表,珠宝手饰。
每年一次,还是有点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