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没想到,一晃,三年这么快就过去,女儿转眼间都从大学毕业了。这是她生命中的一桩大事,好久就买好了毕业典礼的票,昨天总 算成行了。
很自然就想到我们当年毕业的情形。前些时大学同学聚会还提及,说到当年的一些恩恩怨怨。可我不记得有什么典礼。那时 大家都为毕业分配担心,都想去个好的单位,当然是越大的医院越好了。好像也有个大会,叫毕业动员。会上公布了毕业分配方案,会后还有个聚餐。凭心而论,那时的毕业分配还算是比较公平的,按个人总的成绩来定去向。这对像我们这样无后台,关系的学生大概是最好的。大家都一样,公平竟争。可对那些有门路,关系的同学就不一定了。后来虽无大的闹事,也还是有小闹的。当然,没有隆重的毕业典礼,更不用说学士服。如今国内这些形式都有了,可公平却大打折扣了。不仅上大学有五花八门的加分,分配更是靠拼爹,关系了。
扯远了。 伦敦大学学院位处市中心,没有校园, 也没有一个大的会厅。遇上这类大的活动,就得租场地了。各系的毕业典礼分别举行,都是在一小公园里,租的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帐棚里。法律系今年有一百多毕业生,来的家长有3-4 倍, 再加上老师,可能有一千来人。 大棚内能容两千余人,还没坐满。
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有欧洲各国的如法国,德国的,还有东南亚诸国如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就是没见到中国大陆来的学生。也是,学了英国法,回去也用不上哦。家长也就有很多是远道而来。女儿的一朋友是香港苏格兰的混血儿,爷爷奶奶居然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从香港赶来,参加孙女的毕业典礼。
除了要花好几十镑买票参加典礼,学生还得花钱租学士服,帽。虽然贵一点,衣帽的款式,质量还不错,都是毛呢。会前都会到专业摄影师那儿留几张影,毕竟是人生的重要一环节。
会场在大棚里,虽简单可也庄重。会前还有个小乐队,吹奏了几曲。老师入,退场时还来了个全体起立, 就差三鞠躬了。院长先讲话,简单,无非是祝贺,激励学子们。再就是夸一下学校怎么好,教师怎么好。倒是邀请来的伦敦市长,讲话调剂了一下气氛,出人意料。鲍里斯•约翰逊讲话不长,可是很风趣,没有任何的说教,就是说这大学怎么好,伦敦怎么好。由于是对法律系的学生在说,他讲一些伦敦法制好的事例。比如伦敦市提供的免费自行车,几年下来,才被偷了18 辆,而在巴黎,同期却丢了两千多辆,这应该是有根据的。还有,在伦敦的律师居然比纽约的还要多。笑谈之中,让人不知不觉就会为伦敦自豪,也当然会感到他这市长当得不错,是个不错的政客。
毕业的学生都到了,一个一个上台,和院长握手,接受院长的祝贺。特别提到的有几个很出色的学生,还有一个特别出色的,都在此公告。这些都是学习成绩好的,想必会对下一步找工作有助。也有学生们评选出的好教师,一同公布。会上还授于一老头荣誉学位,讲了他的故事。他是学法律出身,可改行做了企业,是运动鞋Reebok 的创始人,现在是人权活动家。
会后还有酒会,在旁边的另一个大棚里,小摇滚乐队弹唱着,香槟,饮料,还有小吃,新老朋友聊聊天。出来大家陆续又去大学图书馆前照相,留影。晚上自然少不了家长请孩子在外吃一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