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最近,两位同事相继去世。
说是同事,其实也不是同一个科的,只不过是工作关系密切----他们都是麻醉师。 两人年龄都不是很大。年长的那位也还不到六十,只是由于工作超过四十年, 能提前退休,所以今年才退了。 休了两三个月后, 又回来上班了, 只是工作时间减少了一些。他是我们医院尚存不多的元老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医院建院前就来了,在这医院的前身医院工作。这几年一直是我的手术麻醉师,典型的英国绅士。 平时话不多,却不乏幽默。他手很快,麻利,有些外科医生的性格。知道是他做麻醉,总能多排几个手术,一般还能准时做完。 作为外科医生,能控制手术的时间,可管不了麻醉时间。遇上磨叽麻醉师, 麻醉的时间可能比手术时间还长。别人都说他不喜欢社交,可在手术室和我们却是无话不谈。从度假到孩子,从政局到医患,很多话题。生活比较低调倒是事实,这次住院,虽不长,可连他们科室的人都不知道他住院了,他不让别人说。要说这医院不是很大,他住的病房就在手术室的楼下。
另外那位更年轻一些,还不到五十岁。他是荷兰人, 十多年前来英国是就是在这里, 轮转几年后,在这医院安顿下来。 他也是手比较快的麻醉师,而且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前些年他管周五下午的创伤急诊手术麻醉。通常是一周下来,总会存下不少别人不敢或不愿做的麻醉,难度大,风险高。这些滞留的手术一般都能在周五的下午做了,他是关键。前两年他去了不远处伯明翰的另一个医院。据说他有家族心脏病史,所以平时还特别注意,参与锻炼,身体看上去很好。据称他是在夜间家里猝死,很可能是心脏病。
两人都是很熟悉的同事。即便是医生,生命也是如此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