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难得这几天医学新闻上了头条。听上去像是一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发现,通过移植脑内嗅觉细胞,能促使损伤的脊髓细胞再生。倘若成功,会给成千上万的截瘫病人带来福音,希望。不过尽管研究工作是在英国,临床实验还只在一个病人身上取得了部分成功。况且还是在波兰做的手术,而病人是比利时人。
还不清楚这想法是怎么出来的,怎么会知道嗅觉细胞在不断更新,繁殖?这不是多数神经细胞的特征,一般神经细胞再生功能极差。因而,如何促进神经再生一直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不知已有多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记得多年前上研究生时,同学的课题就是周围神经的再生。那时候就是热门,可这么多年过去,出了不少理论,也有些新的方法,可还是没有什么真正的进展。这还只是外周神经,更不用说复杂得多的中枢神经。
截瘫,尤其是高位截瘫,对伤者而言,十分残酷。人活着,一样的脑子,意念,思想,可四肢动不了,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印象最深的是演超人的演员,他演的超人无所不能,可他的高位截瘫却让人一筹莫展。他用他的名声和财富,设立了研究基金,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可惜他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接触,治过许多截瘫的病人,可忘不了的是最初遇到的那位农民。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人都还很穷,农民工伤事故, 造成颈椎损伤,高位截瘫。住院治了一段时间,人活了,可截瘫没有恢复。以后的就是护理了。特护花费很高,没钱了,家里也没办法,留在医院就不管了。医院也不能长期留住,就派车送回老家,还要有医生陪着去。那时我刚毕业,就被抓差了。
开车出北京城,2-3 个小时就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 那还是近郊。大片的黄土地,破旧不堪的房舍。基本的生活条件就很差,真不知像这样高位截瘫的病人能活多久。实在不忍心,第一次就把病人又拉回来了。后来,让当地人做了一些安排,才又把病人送过去了。在那样的条件下,也不知最后他生存了多久。
这在国内肯定不是个例,有体制的问题,可也是对这种伤病的无可奈何。就全世界而言,依旧是难题。但愿这新的思路会带来革命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