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以前父亲很忌讳说身后的事,总觉得不太吉利,也还早。可去年,又有几位认识的老人走了,还很突然,什么话也没有留下来。这下老爸想开了,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有所准备, 毕竟二老都已八十多了,看看周围,同年的朋友也是越来越少了。他们商量后 自己草拟了份遗嘱,本来还没打算和我们说,可是今年都聚到一起,我们聊天也说到了,于是就干脆拿了出来,和我们商量。
父母辛苦一辈子,虽不富裕,可还是有些结余。他们至今的生活还是十分节简,积蓄和家产也不多。唯一的一套房子,位置在市中心,可已很破旧,值不了多少钱。存的那点钱也都是他们一点点省下来的,不多,可珍贵。我们也就弟兄俩,都能自保,也没想靠父母的救济。其实想要的只是对父母的一些怀念,无论是什么,有多少,留下念想就行了。内心则更希望他们能对他们自己更慷慨一些,过得更舒适一点。
草稿不长,可前面的大部分还是诉说平生的冤屈,只是在最后一小段涉及到了财产的分割,这也是和父亲一生的经历有关。坐在一起,稍作商议之后,作了些改动。重写的遗嘱减少了对生平的诉说,而对财产的处理做了更详细的说明。最后还工工整整地誉抄到宣纸上,都签上名,以后还要拿去公证。
借此机会,也说到了骨灰的安置。都还好好的健在就说这些,虽有些不情愿,可人都在,知道这是以后的事,还没有悲伤的感觉。不知道他们真的过世后,还会不会有心情说这事儿。 父亲一直都想把骨灰送回老家随州安葬,理由是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可是,老家的祖庙,祖坟早已荡然无存,家族里的人也不多了,虽有地方,可很难保证有人管理。而我们不熟,以后要去一趟也不容易。更何况两老一辈子都没在老家工作过,熟人,同事和朋友都不在那里。几经劝说,老爸才勉强同意不回老家,而是留在这个生活,工作时间最长小城,和多数已先离去的同事,朋友们一起。
人,到了最后,总还是希望给后人留下点什么,知道这是宿命,可说起来还是有一股油然而生的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