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几年前姥姥在世时,每次去看她,就会感叹,在我们这个年龄,很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是人生中负担最重的阶段。话虽这么说,可当时并没有太深的体会,主要是孩子上学,没怎么操心。父母身体健康,也不需要我们管。
如今,孩子大了,基本不用管,可老人渐渐变老,体衰。越来越多的需要我们的呵护了。
今年年初,111岁的老人周有光去世了。他大概是最佳状态老去的代表,一百多岁还头清脑明,写书,接受采访,关心国家大事。不过能这样老去的人还真不多。还有前不久去世的百岁老人,妇产科医生叶惠芳,临走都不糊涂,不滥用药,不做无效的抢救,优雅而去。
然而,多数的老人做不到这样。同学聚会,离不开的话题就是父母。有的长年照顾卧床不起的老娘,身心疲惫。有的对性情突变的老人,尽心尽力,却还是一筹莫展。还有不少远在异乡的,心中时时挂念,却大部分时间无能为力。说说尽孝很容易,真正想做到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体力上的力不从心,更多的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人老了,除了体质上的衰弱,还会有一系列的精神心态变化。悲观,沮丧情绪可能是最轻的表现。稍重的会有抑郁症,失忆,老年痴呆,甚至老年精神病。做子女的,当然应该理解,照顾,可总还是会有遗憾。
问题是,我们都会这么老去。待到我们老去时,恐怕只能靠社会,而不是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