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做精神病研究的同学,刚刚发布了中国心理健康进展的报告。虽然来得有些晚了,但的确是件好事,说明国家开始重视人民的心理健康,这和英国也是不谋而合。前些年,亲戚中有数人因抑郁症而亡,除去不可避免的遗传因素,没得到足够得重视和治疗也是问题所在。这不仅仅只是在中国,英国也是如此。昨天看一病人,二十多年前曾做过手术,手术成功,可做他手术的医生却在他的手术后不久便自杀了。那是个很优秀的整形科医生,当然和他的手术无关,应该是抑郁症所致。
联想到几年前去世的同事,也应该是抑郁症。当时没察觉,也没治疗,只是事后才会想到,那也是心理疾病。这是我当年记的微博。
20/06/2011
突发事件竟然离我这么近,就在科里。今上午我没事在家,一同事打来电话,告知了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科里另一同事突然去世。那人年龄很轻,刚45岁,平时也没听说生病,昨天下午还参加打曲棒球。据说是妻子今晨发现去世的。具体什么原因尚不清楚,最可能是急性心梗。 英国医院体制和别国很不同,只有大的教学医院才有比较固定的科主任,一般是唯一的教授。而一般医院,大家轮流做管科里杂事的主管,和别的同事的关系,不像美国或中国那样,有明确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这刚去世的同事做这主管有一两年了,虽然协调同事的关系不像国内那么复杂,但也很劳心,我觉得这是原因之一。他是花了一些心思才得到这个位置的,所以还挺上心,想做好。这段时间,事儿也比较多,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命搭进去了。
21/06/2011
大家都很悲伤,不仅是本科的,秘书都哭了。更要命的是,准确的消息是他是自缢而亡。谁都不敢相信,晚上还在给同事发电子邮件,发至一半,便中止了。据说 是他独自下楼,去车库拉上绳索,结束自己的生命。没留下片言只语,也没有遗嘱,只留下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和不工作的妻子。或许别有原因,可实在想不出什么明显的理由。在这个年龄,事业,家庭,应有尽有。
难的是活下来的人。对家人来说,不仅是情感上的丧失,经济上也陷入危机。据说自杀得不到人身保险的陪偿,没有别的收入,怎么还巨额的房贷? 工作上可能会有压力,但压力更大的人比比皆是。平素也没看到什么心理压抑的迹象,看上去挺放松的。没有人会想到他会走这一步。
07/07/2011
今天去大教堂,参加为同事举办的悼念礼拜仪式。据说这是医院和社区的牧师组织的,医院只提供了便利条件。他已在这儿工作了六七年,上上下下认识的人不少。 我们是坐医院包租的大客车去的,还有很多人没订上座,自己开车。那大教堂离我们不远,以前去过。这是英国著名的大教堂之一,有几百年的历史。教堂画面印在英 国钱上,里面也极高,极大。今日的礼拜,大厅坐满了人,连两边的侧厅都坐满了。整个仪式只有一个半小时。开始有牧师念圣经,还也有唱诗。之后,同事,好友讲故事,往 事。多是悲恸,也偶有小小的幽默。不像我们在追悼会上那样,把逝者说成完人,但也不会说不好的,人已逝 该是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