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后事 [2015/03]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写于2020年8 月15日
刚刚获悉,我高中同学的母亲,也是我母亲的朋友,高寿仙逝了。告诉母亲,她还有些难以置信。
母亲说,同学的母亲和我父亲是同年,都是九十高寿。以前在银行工作,文革时下放到三陂火车站边的一个粮食仓库工作,那时我母亲也是下放到那里的合作社当会计,同是被贬下放,又相隔不远,依稀记得,我还和母亲一起去过那粮食仓库,见到过同学的母亲。文革后她们相继都回到县城的原单位,退休后还在一起打门球。后来年龄大了,她去了武汉,和儿子住在一起,就没什么来往了。
今年还真是多事之秋。全球冠状病毒流行,至今还未消停。虽然同学朋友中还没有听说有人感染,可自从父亲去年年底去世后,老人们离世的消息接二连三,有我的老师,同事,也有我家的邻居。虽然都是九十多的高寿,但还是令人唏嘘不已。
父母那代人,大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那是个改朝换代,日新月异的时代。同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当年县政府机关的人本就不多,大家都是同事,总会互相打交道,所以都很熟。我从乡下到县城上高中时,没有一个认识的同学,可后来混熟了,每每说到一个同学的家长,母亲似乎没有不知道的,而且还能如数家珍,说出各位的历史,各种故事。
前些年回家,还常陪母亲外出,看望老熟人,聊聊过去的事。只是老人渐渐地越来越少,去世的,随孩子到外地的,大多走了,现在能见到的老人,已屈指可数了。有时和母亲一起翻看照片,母亲会说,某某两口子,去年还好好的,今年就都不在了。
人,到了晚年的,可能都会这样吧,慢慢的老去,同年代的朋友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