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做的手术 [2013/12]
- 女儿回国记 2023年9月10日至22日 [2024/03]
- 老同学的第二春 [2013/03]
- 2023年回国 [2024/03]
- 假洋鬼子1 [2014/02]
- 女儿小棉袄,父母应当宝 [2017/02]
- 冰岛游散记 [2016/05]
- 再说抑郁症 [2017/04]
- 不那么浪漫的往事 [2019/10]
- 验尸 [2012/07]
- 我们的芳华 [2017/12]
- 智力 [2013/07]
- 再坐高铁 [2014/02]
- 小城春秋 [2016/06]
- 武汉地铁有感 [2017/02]
- 女儿的毕业典礼 [2014/09]
- 病人是犯人 [2012/08]
- 爱只是一场梦 [2016/06]
- 后事 [2015/03]
- 富养的女儿 [2011/12]
- 鳝鱼 [2012/06]
- 老了会想什么?--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 [2016/10]
- 同学院士 [2015/11]
- 读李敖 [2015/05]
- 写在英国公投脱欧日 [2016/06]
- 地主印象 [2013/04]
周末值急诊班(多年前的事儿),收治一车祸导至高位截瘫的病人,忙完和脊髓损伤中心的联系,安排好住院,转院交接,很自然联想到几十年前在国内遇到过的类似病例,完全不同境遇,感慨万千。
那时我刚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京城最大的一所医院骨科,刚到不久,就分管了这么一病人。 那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就二十多岁,农民工。施工时颈椎受伤,高位截瘫。本指望这京城最好的医院能起死回生,可这种脊髓截断伤至今也没救,当年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谁也不敢给他做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截瘫病人的护理十分繁琐,病人完全不能自理,吃喝要喂,还有大小便的处理。为防止褥疮,需要定时翻身。这是24 小时特护,无论是在哪儿,费用都很高。开始还有人付费,但这是个无底洞,慢慢的也就没人管了。时间长了,医院也受不了,可也不能不管病人。这种事应该不是第一次,医院的医务处还真有专人管这事儿,就是送病人回家,人道一点的放弃。为了防止路上出事,需要医生护士保驾护送。我那时刚分到科里,理所当然就被派了此差。
病人的家离京城并不太远,现在已划归京城的一个区,当年是远郊县,密云。出城也就几十里的路,路上还真有一点提心吊胆。真有什么事,我这刚毕业的外科医生,还真不知道能做什么。第一次送去,有人出面说了一些好话,说是家里没准备好,不能接受。的确,那地方虽离京城不远,可还真是天壤之别,是个很穷的地方,没有任何卫生设置。到那儿就是等死,而且不会等太久。家里人不收,也不能强行放那儿,只好返回。几周后再去,家里的条件仍是那样,看不出做了什么准备,大概也不可能做什么准备,没办法也只能放下病人就走了,后事可想而知。
几十年过去,高位截瘫仍是无治,但国内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护理条件也应该有了很大的改善。类似的病人应该送到护理康复院,而不是长期住在医院,这也是那时英国的治疗康复方式。病人在医院经过专业的初步治疗和评估,不能手术的都会转到专门的康复中心,国家负担所有的费用。现在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康复中心,但费用依旧是个问题,农民工是支付不起的。不知道如今会怎么样,当年的那一幕已深深的刻在我脑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