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逃离德黑兰》

作者:afreeleaf  于 2024-4-8 17:0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有感而发|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看电影《逃离德黑兰》

持续了好几个月的巴以战争,似乎已接近尾声但是前几天以色列又换了攻击对象,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轰炸了伊朗驻叙利亚的领事馆。虽然以色列还没有完全承认,但是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是他们干的。在一个主权国家里,轰炸另一个国家的领事馆,这是绝对违反国际公约的。即便当初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的领事馆,美国也一直声称是属于误炸,而不是有意为之。但是这一次以色列的攻击,明显是针对领事馆里边的伊朗军事人员的,投下了6枚导弹,把整栋大楼炸成废墟。尽管此事骇人听闻,可国际社会也无能为力。除了口头上的谴责,有美国大佬护着,没人敢有什么实际行动。即便是伊朗一直在说要报复,但也还未见到任何行动的迹象,看不出他们要与以色列开始另一个不太可能赢的战争。

 

袭击外的事件,在国际历史上都不是很常见。尤其是这样明目张胆的攻击,确实很不寻常。可是,回故历史,不难发现,伊朗自己以前也干过类似的事。这就是著名的美国人质事件。那是在上世纪的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美国人扶持的独裁国王巴列维的政权。当年由于美国庇护巴列维,愤怒的民众和学生冲入美国大使馆,扣留美国外交人员为人质,要挟美国交出巴列维。这一事件无疑加剧了美伊关系的急剧恶化,直到一年多以后,美国总统换了人,才通过外交途径,伊朗释放了这批美国人质。但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美伊关系依然如同水火。

电影《逃出德黑兰》讲述的就是其中一小部分人逃出伊朗的一个小插曲。回到1979年,那一年也正好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开始。冷战到了末期,美苏关系恶化,但中美关系逐渐缓。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当时扶持了极度腐败的巴列维政权。在伊朗国内,民不聊生。侨居海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顺应民意,趁机回到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了美国人扶植的巴列维政权。电影就从游行的人群冲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使馆人员开始,讲述其中的六个人的故事。他们从使馆后门偷偷跑出来,流落街头,寻求英国,法国等大使馆避难遭拒绝,最终躲到了加拿大使馆。美国政府知情后设法营救他们,在讨论了各种可能营救的计划之后,最终是派出特工,化妆成加拿大的电影拍摄团队,从而逃出了伊朗,回到美国。

回想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义和团暴动,仇杀西方外交人员和传教士,他们的暴虐行为导致了八国联军的疯狂报复。那个时代的中国,国弱民穷,在国际事务中毫无发言权。面对强权,只能对外交人员,传教士泄愤。结果是更多的欺凌,丧权辱国。伊朗当年扣押美国人质的事件有些类似,没占到任何便宜。而以色列轰炸伊朗使馆却是强对弱,估计伊朗的报复最终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freeleaf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1 22: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