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唐透顶的美国“跨性别”男女不分共浴令 [2015/10]
- 人民币面临车裂 [2015/03]
- 爹娘邀请在外国逆子回家函(通用格式) [2012/08]
- 美国巴尔的摩暴乱的真正推手是谁? [2015/05]
- 逮捕即将开始 [2020/11]
- 东方已发生过的大祸患正在疯狂蔓延全球 [2020/06]
- 关税、汇率、川谱 [2019/08]
- 人民币汇率与房价不在天堂就必在地狱 [2014/02]
- 我的故乡,我的伤痛 [2013/11]
- 人民币特别提款权,心照不宣连环计 [2015/12]
- 黄石自驾游流水记 [2014/08]
- 孔祥熙、阎锡山和傅作义身边的三个卧底 [2018/06]
- 如何避免把油门当刹车踩这危险动作? [2012/01]
- 这将是决定美国国运的一次选举 [2012/10]
- 兵败如山倒 [2015/08]
- 关门打狗的中国房产汇市 [2013/03]
- 回国必读:邀请信及财务证明的伟大必要性 [2012/09]
- 基督徒与即将载入史册的美国惊心大选 [2016/11]
- 曼德拉逝世后说点风凉话 [2013/12]
- 当今国人批评古人,乃一绝世奇葩 [2013/07]
- “学历造假门”——又见合情合理浑水摸鱼 [2010/07]
- 纪念父亲 [2012/04]
- 丰田车突然加速的个人原因初探 [2010/03]
- 隐藏在选举权后面的陷阱,——美大选观察后记 [2012/11]
- 请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朋友共同思考有关“民主”的基本逻辑矛盾: [2025/01]
说话算数、一诺千金;宁被人骗、绝不欺人。
我们都见过有人靠投机取巧取得了“成功”,有人靠不守信用获得了利益……但是靠不诚实获得利益和成功就像从睡着的老虎嘴边偷肉一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这还仅仅是从利益方面来考虑的。从道德和修养上讲,人也必须讲诚信才能坦坦荡荡,问心无愧。所以诚实守信乃做事为人之本,不诚实乃饮鸩止渴之道,其败只在早晚之间。中国有诚实守信的悠久传统。《论语》 中有曾参做人和劝学的著名“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必定反省自己三件事:替人谋事有没有不诚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温习?”“三省”有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诚心尽力,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品德。修己不是一时一事之所为,是要贯穿整个人生的。“三省”是传统上国人治学、为人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诚信不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国际上以美国和西方社会为例,诚信也是其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不夸张地说,美国和西方社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社会。欺骗和不诚实将导致个人信用破产,无法立足于社会,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欺骗和不诚实就是犯罪。美国和西方社会不原谅不诚实,没有“下不为例”,哪怕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据我所知,因为区区几元钱坏了信用记录损失巨大的人有;因为不诚实报税又吃官司又遭罚款的人也有。我刚刚去美国的时候,朋友介绍说:如果要买二手车,一定要问一下卖主车况、为什么要卖车等情况。当时我很怀疑卖主会不会编一套假话来骗人,因为那样似乎很容易并且没有什么风险。后来待久了就发现,在美国刻意骗人的车主不是没有,但并不多见。
然而诚实守信必须从小做起,从家庭开始。这也意味着如前面提到的,父母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在对待孩子方面,父母必须要求孩子诚实、不说谎话。光有要求还远远不够,父母必须严密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谎话是比较容易看穿的,一旦发现要坚决纠正,决不姑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或认为谎话无关紧要往往就淡然对待,这都是不对的。我依然深深地记得我小时候撒谎又圆谎引发父亲怒气的往事。父母们喜欢讲“狼来了的故事”以教导孩子不说谎,这个没有错。但是孩子是聪明的,有的孩子会认为如果没有“狼来了”的危险,谎话岂不是可以继续说?所以,父母必须让孩子意识到,无论如何,谎话都是无法接受的,说谎本身就是大错。
我们的二女儿5岁时的一天下午,一从学校回来她就对我们说:“老师让你们给我买×种画笔。”看我们表情疑惑,她立即接着说:“是真的,是老师让买的!”这一句“真的”恰恰暴露了孩子说的是谎话。我们知道,如果确实是真的,她就有自信,就不会用“真的”来强调。我于是说:“好吧!明天我会去找老师对证,看看老师是不是真的让我们买笔。”我接着说道:“如果你承认刚才说了谎话,爸爸虽然不高兴,但是会原谅你这次的过错,因为你承认自己犯了错。否则,爸爸在老师那里证实你说了谎,你会得到惩罚。你知道爸爸不允许孩子说谎。”二女儿想了想,承认自己说了谎。后来我还对她说:“只要你说了谎话,爸爸妈妈马上就能从你的眼睛里看出来。”
这件事的起因是:孩子搞丢了她的画笔,想再得到一套画笔又怕我们责备。满以为撒个谎就能一举两得,不料被我们看穿了。
有的学龄前后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她)有时候会把想象的事情讲给父母听。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也要能及时发现想象和撒谎的区别,撒谎一般都与孩子的“利害”密切相关。所以要引导孩子讲出来,是事实还是孩子“编造”的本来没有发生的故事。关键是,对这种情况不应以撒谎的“罪名”来批评孩子。
对于孩子因为“喜欢”或任何别的原因从别人那里拿回来的玩具或其他东西,父母要特别小心。为了避免父母责怪,孩子有可能谎称是某某小朋友或某某小朋友的妈妈(爸爸)送的或声称是“捡的”,这可能涉及说谎。更严重的是,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而且成功骗过了父母,他(她)将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受到鼓励;最坏的情况是一发不可收拾而演变成“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小,这个行为表现了孩子的聪明的话,那就更错了。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小孩子也懂,那绝非是聪明,父母必须谨慎对待。
《让孩子自己去打拼》书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