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勒比海行之四:圣马丁岛 [2012/03]
- 加勒比海行之三:维京群岛国家公园 [2012/03]
- 感恩节21道菜 [2011/11]
- 海龟国家公园 -- 佛罗里达之行(一) [2011/03]
- 加州理工学院(下)-- 忙中作乐的学生生活 [2012/02]
- 迈阿密的阳光和美眉 -- 佛罗里达之行(完结篇) [2011/05]
- 葱薑贵妃蚌 [2011/04]
- 中餐在北美登堂入室 [2011/07]
- 象拔蚌两吃 [2011/07]
- 大沼泽国家公园(风景篇) -- 佛罗里达之行(二) [2011/04]
- 加勒比海行之一: 新月号 [2012/03]
- Point Reyes国家海岸公园 [2011/08]
- 加勒比海行之二:圣胡安 [2012/03]
- 画出字来字出画 [2011/08]
- “天下第一灯”自贡灯会 [2011/12]
- 锅塌豆腐 [2011/05]
- 八尺门渔排 -- 东山行(中) [2011/07]
- 铜山古城、铜山风动石 -- 东山行(下) [2011/07]
- 人比黄花瘦 – 美国消费者(美国经济系列2) [2011/10]
- 诗词入门 [2011/09]
- 山寨“黄飞红” [2012/01]
- 小院秋色 [2011/11]
- 马銮湾的一天 -- 东山行(上) [2011/07]
- 水做的诗 [2011/08]
- 【声声慢】 残秋 [2011/10]
微博(Microblog),顾名思义,是微型的博客。既然是博客的一种,也就具有博客数量,质量和互动的三重境界的共性(详见拙文"闲侃博客"[注])。不过,与其它博客日志不同,微博有"短平快"的个性,也就是短小、平常、快捷。
首先,短小。迥异于许多博客的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微博惜字如金,多则三言两语,少则哑口无言,只有五味杂陈的表情。其次,平常。微博话题往往是随心随意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生活琐事: 酒后八卦,七情六欲,五湖四海,三心二意,衣食住行。再次,快捷。微博的平常性决定了它内容的即时性: “刚回国”,“甭好吃” ,” 去血拼”,” 烦着呢” 。
微博因为具有招呼对话、亲切平实和及时及兴的特性,而广受欢迎。字数的限制也使微博的发布和阅读,可以使用手机这个大平台,因此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如有神助。微博横空出世后短短5年,一鸣惊人,一骑绝尘,一日千里。譬如,微博先驱 Twitter现有2亿 注册用户,每天产生1亿4千万个微博!
微博有一些谐音的别称,最有意思的当属“围脖”和“微薄”。围脖,也叫围巾,顾名思义,就是围住脖子用来阻止寒风从脖子钻进去的保暖物(后来也被当作装饰物)。“围脖”这一昵称道尽了微型博客贴身贴心的一面。其实,每个微博都好似现代虚拟村庄村口的一颗大榕树,吸引着村民们三五成群闲侃唠嗑,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地发发感慨,晒晒心情。谁衣锦还乡,大伙儿倒履相送;谁乔迁荣升,大伙儿恭贺道喜;谁谈婚论嫁,大伙儿出谋划策;谁头疼脑热,大伙儿嘘寒问暖;谁不辞而别,大伙儿呼朋唤友;谁遭遇天灾,大伙儿牵肠挂肚。
微博的另一个别称“微薄”,似乎在对自己细微单薄的出生反省自躬。其实,微博根本无需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微軟公司,虽然其大名听起来也有点寒碜,但是奇迹般地崛起和壮大,在电脑软件世界大展雄风长达30多年!微博,微博,微而不博。好的微博有如一场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微深处见精神。[完]
[注]“闲侃闲话” 日志链接:
"闲侃博客":
博客可以说是网络这一虚拟而真实、遥远而临近、复杂而简单、喧闹而恬静城市的楼房。因此发博客的人也就被顺理成章地称为“楼主”,大有与民国武侠荒诞怪异派鼻祖、天纵奇才的“还珠楼主”一较长短、一分高下的气魄。
“博客”的出生既非豪门书香,也非源远流长。它是舶来品,其名称是英文Blog的直译 ........
感兴趣的朋友,请用以下链接:
https://www.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011/user-275573-message-93235-page-1.html
"闲侃红蓝颜":
时下贝壳村里最流行的用语,当属“红颜”和“蓝颜”。刚刚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举办的2010年“十大红颜”和十大蓝颜”的评选活动,大有每年年底评选全国十大三八红旗手和十大体育明星的气势。感叹晕眩之余,好奇之心油然而起∶“红颜”意指美女和女子美丽的容颜,究竟何时开始?“红颜”经常与“知己”合用吗?为什么“红颜”的洐生叫“蓝颜”,而不叫“绿颜”呢?
“红颜”意指美女和女子美丽的容颜,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汉武帝最早在词赋里使用了“红颜”一词(“包红颜而弗明”,见《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怀念孝武皇后李夫人。
感兴趣的朋友,请用以下链接:
https://www.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011/user-275573-message-91900-page-1.html
"闲话拆字联和合字联":
与刚聊过的回文联一样,拆字联和合字联也是一种常见的、别具一格的机巧性对联。顾名思义,拆字联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立字,或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并赋予各字新的意义。合字联则是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也蕴含着某种微妙的含义。
.........
拆字联/合字联混合
妙人兒倪家少女;大言者諸葛一人。
上联拆「妙」合「倪」,下联拆「大」合「诸」。
感兴趣的朋友,请用以下链接:
https://www.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007/user-275573-message-79416-page-1.html
"闲话回文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言简意深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诗词和对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不分家。譬如,七律中少不了对偶语句,独立出来就是对联。而对联本身琅琅上口的平仄使用,与诗词也并无二致。所以贴了“闲话回文诗”后,接着“闲话回文联”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回文联是指可以倒过来读的对联。回文联和回文诗一样,虽然常被看作是一种“文字游戏”,但它们读起来却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并且对锤炼字词也有很大的帮助。
回文联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上下联各自均可倒着读,二是下联直接倒读上联,三是联中部分出现回文。
..........
感兴趣的朋友,请用以下链接:
https://www.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007/user-275573-message-79067-page-1.html
"闲话回文诗":
回文诗,是中国诗歌特有的体制。它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据说,江南才子唐寅(字伯虎)写过这样一首咏春(七绝)诗:
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只有两句,共十个字。乍一看,不知所云,但仔细琢磨,原来应该这么读:
花枝弄影照窗纱,
影照窗纱映日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
纱窗照影弄枝花。
.............................
感兴趣的朋友,请用以下链接:
https://www.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006/user-275573-message-75464-pag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