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国立法,保证乘客不被扔下飞机 [2017/04]
- 千夫所指:为暴力付出10亿美金沉重代价的野蛮航空公司 [2017/04]
- 关于《南海仲裁案》管辖权的裁定违反一般法理和仲裁基本原则的阐述(一) [2016/07]
- 看看国内法律界高级人士如何抄袭剽窃 海外文章 [2016/08]
- 《漫绿透轻红,堪染青山烟紫》 [2018/03]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2018/03]
- (原创)不要动不动不让说道德滑坡______评论《光明日报》《不要动》一文 [2011/11]
- 对子:求上联(文字游戏) [2017/12]
- 关于《南海仲裁案》管辖权的裁定违反一般法理和仲裁基本原则的阐述 (三) [2016/07]
- 《往事如烟》——Silence speaks-by Secrect Garden [2018/02]
- 静物摄影两组 [2018/02]
- 树 ——寻找梵高的影子 [2017/03]
- 我要的是: 我的身体我作主! [2012/10]
- 《天鹅湖梦 》 [2018/02]
- 让您的照片飞进画框变成壁上的油画(一)数码画 [2017/12]
- 我们在干什么__________"庄周梦蝶" [2013/04]
- 贝壳村NB文学奖候选人提名(讨论稿) [2012/10]
- 花是花,蝶非蝶: 小庭寡花,适其乐土 [2013/06]
- 民主没那么复杂,没那么奢侈!还我吧! [2011/11]
- 让您的照片飞进画框变成壁上的油画(二)数码画 [2018/01]
- 进村告白 [2009/12]
- 没有墨作的水墨山水画(鼠标画) [2017/12]
- 《 The last leaf》—《最后一片藤叶》 [2017/11]
按:已经四个多月“食不思肉”,没发一文了。日前在八戒兄的“隐文”评论中与徐兄有几句对话。没想破例罗嗦出一大堆话来。八戒兄提议另外贴出。想想也好,因其中有我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粗浅判断和思考,就算是对崇儒批儒的一点不完整和不太成熟的看法。
孔子思想过时和退步是他的君臣父三纲为支柱的“礼‘的理念世界和社会秩序这一政治主张。立学初衷虽善,但违背人道。它漠视了人的个性发展对社会的进步作用,在探索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方面,从贵族的眼光和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和设定”理”(礼)的内容和涵义,不自觉地,无可避免地局限了自己的思想范围和深度。董仲舒将儒家诸子思想发扬极致,集大成而用之,使中国陷入思想独断专横 的愚昧崇古时代长达千年之久,有过无功。甚至称其“千古罪人”也不为过。然而,在人类思想从混沌野蛮向文明理性演进的朦胧早期,孔子能省悟和揭示存在人的意识中某种意念并抽象出来赋予精神价值,形成心理道德准则,提出“仁”“义”“耻”等概念,不愧为天下第一智者。比孔子晚生一百年的苏格拉底,并没有达到孔子在理念世界的思维广度和层次。但是,苏氏求真的唯理精神,在人类精神文明价值上却远远超过了孔学。以致两个源头引伸演化出一个不断固化保守捍卫古代“至理,’唯我是尊”,一个不断认知探索发现未知真理,唯理是尊的中西文化,深刻又差别巨大地影响了两大文明的走向。令人感叹。
孔子思想是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简言之:有批有崇,要批要崇。批“礼"崇“仁”,批“纲”崇“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兄提到范公和晓波,令人动容。
是的,范公那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正直不阿,“先忧后乐”的忧民爱民高尚情操和高洁品格,一直是中国士子崇尚的精神楷模和道德典范。但是,范公也毫不例外地与史上各朝代的所谓忠臣一样,把朝廷,君主等同于国家,并对其忠心耿耿,死而后已。由此后世朝野一片称誉。
我倒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范公这样敢言并因言而”三光”的有智慧的人,也无法超越他的时代的思想局限,未能摆脱千年来所有忠臣的宿命呢?如兄所引:”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可见"忧民忧君”的思想,范公一定视为同等重要。诚然我不能以今天的思想角度去苛求一千年前的古人。但我认为:形成他的思想和支配其行为的价值观念无疑是造成范公忠君爱民的根本原因。可见,君纲,臣纲这些进入到骨髓里的“礼”的意识是束缚当时的人们追求更活跃的思想的精神桎酷。在害怕背上“不忠”甚至“谋逆”等关系到名誉和生命的罪名的恐惧中,无人敢在君主专制思想的禁地越雷池一步,与其相左,即便是范公这样有思想的人。这应该归结于儒家教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其政治思想主张在士大夫根深蒂固的正统意识中的必然行为体现。这恰恰是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正当性,进步性提出严重质疑和尖锐批判之所在。这种种批判,不论是否情绪过激,已经远远超出感情的范畴,进入了理性的范畴。至少,具有现代自由人权意识的人,都能清楚厘定什么是人,国家,权利,公民等概念的含义,并基此对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情势作出反应和判断,而不再是唯唯诺诺,毫无思想,毫无自由意志的“愚忠”顺民了。遗憾的是," 圣贤"“天命""顺民"“忠君”"社稷""的愚昧情结,依然在中国普通民众的潜意识里解脱不了。而统治者恰恰利用了这一情结,瞒天过海,为所欲为. 窃国盗义。且美其名曰”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等,不一足是。
正是出于历史的成因和现实状况的考虑,我认为: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在一个本质上属于专制等级制度的社会,在一个基本人权没有受到事实上的尊重的社会,提倡,推崇儒家学说适不足取。虽然我认同儒家学说中的道德伦理规范与现代文明的道德伦理规范并无二致,问题在于,倡导者及追随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政治道德规范混为一体。而本质上两者又是那么内在地,有机地,相互支撑地构成整个体系。从整个体系中剥离子目并不是简单的去掉“糟粕”的机械式扬弃工程。这一点,又增加理性批判的难度。
如果将刘晓波与范公相提并论,如果以其对人类,特别是对中国人的思想进步所起的历史作用大小作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前者更带有浓郁的平民色彩,更具有进步意义,更值得世人肃然起敬。
形成中国文化思想的独特性既有近因也有历史远故。49年后对一切传统学说的全面破坏性的否定,颠覆了传统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把精华和糟粕一起倒掉,造成混乱和野蛮并存,伦理颠倒无序的社会状态。尽管毛曾试图树立个别的模范来构建道德规范,终因不能抽象成为价值理念体系,流产了。78年后的极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始作俑者及眼光短浅的追随者们,仅仅看到由他们的失误造成的经济落后的狭窄方面,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和统治地位,片面地,盲目地,无知地引导整个民族堕落进了唯利是图,无道德准则的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致享乐主义成为谎言时代的崇尚和唯一追求的生存目标。这一次,连提出或者设想道德规范的试图都没有了。
窃以为:仅仅看到上述两点近因显然还不能完全解释固有独特性的全部成因。传统思想之所以那么脆弱,那么容易被恣意摧残的原因还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换言之,顺民奴性文化的根本属性使然。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是一种政治主张,也是一种统治方法。实质上它继承和复辟了秦始皇的思想专制独裁。扼制了个人自由思想的发展。把个人自由思想的无限空间死死地禁锢在其狭窄的道统范围之内 。与焚书的目的一样。一切“叛经背道”的念头不是被道德的内在无形的力量自我扑灭,就是给强大的社会舆论打倒,蒙上罪恶的阴影。所谓“天人感应”不过是给儒家政治思想抹上玄乎神秘的色彩。给君主提供了统治地位合法性权威性的理论依据。有谁敢怀疑天子的神授君权?两千年来中国思想单一贫乏,唯上是从,唯古是尊的自闭现象由此而起。这从历代科举考试内容,取仕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能出现诸如马丁•路德这样的改革者和洛克,卢梭等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原因。以致中国的人权自由平等意识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缓慢地萌芽,艰难地滋长。由此看来,借一统之名实行思想禁锢对中国思想向文明理性发展的阻碍作用和负面社会效应极其明显。晚清把这些缺陷暴露无遗。
如果说百年前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思想受占统治地位支配的正统价值观念控制和抑制而丧失了自由思想及其创造力的话,那么,当今泛滥成灾的拜金主义,无道德行为准则又恰恰是传统思想中具有积极性的道德规范失缺所造成的。这似乎有点逻辑上的矛盾。但辩证上是合理的。。如果把孔子的思想体系分为政治主张,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三个部分分开来看, 也许在看待遗产的价值上更趋于理性。
是故,追溯文化形成的历史根源和演变过程并按是否对人类思想有进步意义的标准去衡量某种思想学说,也许才能找到确切的并有现实改革意义答案。这方面,就不展述了。
罗罗嗦嗦,浪费你宝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