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微的人 [2015/05]
- 从吃玩看阶层的落差 [2015/05]
- 女人,你说话可不可以温柔些? [2015/05]
- 老年痴呆的恐怖 [2012/11]
- 这才是郭美美事件真相?太全了,估计此文寿命不长… [2014/08]
- 我所见过的上海女人很精明? [2017/07]
- 他们离婚了 [2015/05]
- 我的后悔 [2011/08]
- 一夫一妻制祸患无穷 [2014/07]
- 我亲戚中的真实的养父母养子和生身母亲之间的故事 [2011/08]
- 这个女公务员漂亮吧?谁能抵挡住诱惑? [2012/07]
- 幸与不幸 [2017/03]
- 张家界奇遇记 [2014/10]
- 比较 [2016/06]
- 他和她的故事 [2012/12]
- 我的伙食,从小学到中学,从照得出人影的玉米面稀饭到干饭 [2015/03]
- 从知青们上山下乡到回城而想到的。。。更加怀念母亲 [2014/08]
- 生几个孩子好? [2010/08]
- 减肥和减食的艰难抉择 [2012/06]
- 终于把大西瓜嫁出去了 [2011/08]
- 憎恨解决不了问题, 落后就要挨打! [2012/07]
- 我的童年和少年的乡村往事------放牛娃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011/10]
- 为什么不能穿连衣裙和长裙短裤? [2011/06]
- 如果中日打仗,我一定救你! [2012/07]
- 从不在乎点击率 [2011/11]
- 全傻瓜傻拍的美丽的雨花石 N多图,喜欢看的请进来 [2012/08]
昨日偶尔看到网上一外国文学网页,上面居然列出了 苔丝 的名字。居然是名著。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说我的孤陋寡闻了。 苔丝 这部著作我是没有读过原文的,但是早在好几十年前吧?我是看了苔丝这部电影的。那时还小,但是影片中那个血从天花板上一滴一滴渗出来,以及成了杀人犯的女主人公戴着手套,蒙着面纱赶火车逃走和最后在大石头上睡觉及至被带走的画面倒是从那时开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并且还记住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其余的故事情节都没有了任何印象。其实,在我生活的那个偏远的山喀喀里在那个什么都几乎贫乏的时代能看到这样的电影,都是沾了国防三线的光。因为那时有很多核工业部的研究所都修在山里,经常周末都放露天电引。还记得看了三家巷,阿Q正传,那个严顺开?演的,一双绣花鞋,72家房客等等。我的听梁祝的小提琴的弹奏的启蒙也都是在那个时候。
因为是名著,赶紧再次了解它的故事情节,网络真好,很快给我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于是,想着再次看看这部电影。youku上都给了我这个区域不能看的提示,狠狠失望中,再次在ppstream上查询,居然有这部片子。趁着还有激情,一下子看完了这部片子。没想到小时候的记忆居然和再次看片中的情节是那么的重合。几十年的岁月居然没有冲走大脑的记忆,这该是多么的惊人
成人后再看 苔丝, 给我的是一个能够体会意义而不是单看画面的时候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一部不错的片子,将近2个多小时的内容。
唯一的感想就是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在爱人的时候真正地发自心底的爱对方并善待对方,无论何时何地何事。
简单转上他人说写的简爱和苔丝的对比
简爱与苔丝的对比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都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作品。它们诠释了两个悲烈,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简爱和苔丝各自在小说中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似乎相同的是两位作者都在集中刻画这两位人物,这让她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真实,甚至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两个不同的小说,必然会塑造出两个不同的形象。虽然她们都是同一世纪,在同样伟大的作家手中刻画出的人物,但是,简爱和苔丝还存在着许多的不一样。
简爱和苔丝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也成就了她们独特的性格。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生活在舅母家中。从小受到表哥的殴打,舅母的漫骂,还有表姐的蔑视,过着与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面对残酷的现实,简爱从没有向恶势力低头,她很顽强,并开始为自己不公平的待遇做反抗。简爱说过;“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简爱的尊严受到了无情的践踏,可能这才换来了她坚强不屈的精神,对坚信人格自由,平等的信念。
另一方面,苔丝出生在贫困的农户家,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身上带着农村姑娘美的本质;相貌出众,勤劳,纯朴,善良。在家中她为父母分担忧愁,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坚持为自己那招人唾弃的孩子做洗礼,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支持着她。可是在被亚雷玷污之后,苔丝的生活变得昏暗起来,村里的人们不仅不同情她的悲惨遭遇,还对她的不纯洁感到厌恶,甚至赶走了苔丝。可她并没有被一系列残酷的现实击垮,苔丝坚强的从社会鄙夷的眼光中,虚伪的道德中走出来。从小的悲惨经历,让苔丝慢慢的成熟了,坚强了,还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去了新的地方。
从小的生活,铸就了两个个性分明的形象。这让她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有一样东西她们需要共同面对,那就是“爱情”。在美好的热恋当中,她们被爱情滋润着,享受其中的幸福与甜蜜,最终步入了结婚的殿堂。可就在这幸福的一刻,两个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当简爱在婚礼中听到,她的爱人“罗切斯特”早已经有了妻子时,她震惊了,简爱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欺骗。即便是被最爱,最信任的人所欺骗!她还是承受住了打击。后来,简爱决定离开,她临走时说;“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她做到了,她的尊严让她选择离开,她认为人人都应当平等,而不是因为罗切斯特的妻子是个疯女人,就放弃她的立场,之后简爱怀着万分的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
相似地,悲剧也发生在了苔丝身上。在结婚的夜晚,苔丝把与亚雷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倾诉给她的所爱“安矶”。本来苔丝可以隐瞒事实。可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苔丝去坦诚的面对自己的丈夫。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安玑依然守着那些陈规陋习,他认为苔丝忽然变得不净,不是以前的苔丝了。而且他曾梦游,抱着苔丝走到了树林中,把苔轻轻放在一口棺材中,嘴里重复着:“死了,死了,苔丝,我的妻子死了,死了。”这说明安玑依然爱着苔丝,可是由于社会上迂腐,庸俗的气息,使他不得不抛弃苔丝。可苔丝依然凭着坚强的意志活着。
简爱和苔丝都与她们的所爱分开了,可是他们之间的爱却分不开。简爱在离开罗切斯特的时候,曾受到DSFSDF的追求,可她宛然拒绝了。简爱知道心里最爱的人还是“他”。忍受不住相思之苦的简爱决定去找罗切斯特。但在大火中为了救自己的妻子,罗切斯特变成了残疾人,而且失去了庄园。可简爱依然深爱着他,爱情象征着一切,对爱的纯真,让金钱和地位显得好不重要了。只有爱才能祢补他们分开时所受的痛苦。
苔丝的爱情更显得悲切,在贫瘠之地做农活的她。天天盼望着安矶能把她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甚至写了许多信,来哀求安矶。有一处写到“快来吧!快来吧!快来把我从威胁我的大难里救出来吧!你这心都碎了而仍旧致死不渝的苔丝。”体现出她生活的艰难,她恨安玑的狠心抛弃,却又无法改变她对爱情,安玑的执着,致死不渝的精神。最后安矶看透了那些无聊的陈腐规矩,还是回来和苔丝走到了一起。
综上所述,两个人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她们凭借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努力生活在一个变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简爱在小说中主动的去坚持平等,自由,反抗恶势力。苔丝则是默默的改变,争取着自己的命运。她们的行为即抒写了一段令人难忘,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又从中鄙视当时资本主义的迂腐和愚昧,共同转写了两个经典,永不腐朽的人物。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都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作品。它们诠释了两个悲烈,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简爱和苔丝各自在小说中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似乎相同的是两位作者都在集中刻画这两位人物,这让她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真实,甚至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两个不同的小说,必然会塑造出两个不同的形象。虽然她们都是同一世纪,在同样伟大的作家手中刻画出的人物,但是,简爱和苔丝还存在着许多的不一样。
简爱和苔丝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也成就了她们独特的性格。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生活在舅母家中。从小受到表哥的殴打,舅母的漫骂,还有表姐的蔑视,过着与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面对残酷的现实,简爱从没有向恶势力低头,她很顽强,并开始为自己不公平的待遇做反抗。简爱说过;“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简爱的尊严受到了无情的践踏,可能这才换来了她坚强不屈的精神,对坚信人格自由,平等的信念。
另一方面,苔丝出生在贫困的农户家,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身上带着农村姑娘美的本质;相貌出众,勤劳,纯朴,善良。在家中她为父母分担忧愁,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坚持为自己那招人唾弃的孩子做洗礼,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支持着她。可是在被亚雷玷污之后,苔丝的生活变得昏暗起来,村里的人们不仅不同情她的悲惨遭遇,还对她的不纯洁感到厌恶,甚至赶走了苔丝。可她并没有被一系列残酷的现实击垮,苔丝坚强的从社会鄙夷的眼光中,虚伪的道德中走出来。从小的悲惨经历,让苔丝慢慢的成熟了,坚强了,还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去了新的地方。
从小的生活,铸就了两个个性分明的形象。这让她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有一样东西她们需要共同面对,那就是“爱情”。在美好的热恋当中,她们被爱情滋润着,享受其中的幸福与甜蜜,最终步入了结婚的殿堂。可就在这幸福的一刻,两个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当简爱在婚礼中听到,她的爱人“罗切斯特”早已经有了妻子时,她震惊了,简爱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欺骗。即便是被最爱,最信任的人所欺骗!她还是承受住了打击。后来,简爱决定离开,她临走时说;“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她做到了,她的尊严让她选择离开,她认为人人都应当平等,而不是因为罗切斯特的妻子是个疯女人,就放弃她的立场,之后简爱怀着万分的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
相似地,悲剧也发生在了苔丝身上。在结婚的夜晚,苔丝把与亚雷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倾诉给她的所爱“安矶”。本来苔丝可以隐瞒事实。可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苔丝去坦诚的面对自己的丈夫。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安玑依然守着那些陈规陋习,他认为苔丝忽然变得不净,不是以前的苔丝了。而且他曾梦游,抱着苔丝走到了树林中,把苔轻轻放在一口棺材中,嘴里重复着:“死了,死了,苔丝,我的妻子死了,死了。”这说明安玑依然爱着苔丝,可是由于社会上迂腐,庸俗的气息,使他不得不抛弃苔丝。可苔丝依然凭着坚强的意志活着。
简爱和苔丝都与她们的所爱分开了,可是他们之间的爱却分不开。简爱在离开罗切斯特的时候,曾受到DSFSDF的追求,可她宛然拒绝了。简爱知道心里最爱的人还是“他”。忍受不住相思之苦的简爱决定去找罗切斯特。但在大火中为了救自己的妻子,罗切斯特变成了残疾人,而且失去了庄园。可简爱依然深爱着他,爱情象征着一切,对爱的纯真,让金钱和地位显得好不重要了。只有爱才能祢补他们分开时所受的痛苦。
苔丝的爱情更显得悲切,在贫瘠之地做农活的她。天天盼望着安矶能把她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甚至写了许多信,来哀求安矶。有一处写到“快来吧!快来吧!快来把我从威胁我的大难里救出来吧!你这心都碎了而仍旧致死不渝的苔丝。”体现出她生活的艰难,她恨安玑的狠心抛弃,却又无法改变她对爱情,安玑的执着,致死不渝的精神。最后安矶看透了那些无聊的陈腐规矩,还是回来和苔丝走到了一起。
综上所述,两个人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她们凭借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努力生活在一个变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简爱在小说中主动的去坚持平等,自由,反抗恶势力。苔丝则是默默的改变,争取着自己的命运。她们的行为即抒写了一段令人难忘,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又从中鄙视当时资本主义的迂腐和愚昧,共同转写了两个经典,永不腐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