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惊人了!看看中国的沃尔玛真卖这些商品吗?(多图) [2011/04]
- 香蕉无需论大小(两性话题) [2011/07]
- 该用Oriental还是说Asian? [2011/06]
- 性爱-怀孕-和孩子 [2011/09]
- COVID-19之我见(9)-自问自答 [2020/02]
- 国人很雄,与宾馆有关? (成人话题慎入) [2011/02]
- 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3/11]
- 一万八美刀就不翼而飞,强盗啊? [2013/10]
- 世上哪有这样的老婆鼓励老公去妓院?(成人话题慎入) [2011/03]
- 武汉新冠状病毒之我见(1)-政府报告读后感 [2020/01]
- 斗室也是天堂-记生命中最后的15天(多图) [2017/02]
- 25年的老鸳鸯如何在床上戏水(视频为证) [2011/05]
- COVID-19之我见(8)-为什么不要滥用检测手段? [2020/02]
- 感叹!难怪中国男人喜欢找小蜜!(视频) [2011/06]
- 老地雷的征婚启事(非诚勿扰!) [2011/03]
- 我说:“你们要保证和你们的老婆每周做一次爱”(又是成人话题慎入) [2011/03]
- 夫妻冷战 哪方先投降? [2012/08]
- 我豁出去PK央视春晚(多视频) [2013/02]
- 我和舞蹈的缘分(图片+视频) [2011/11]
- 当年我不该这么拒绝他! [2011/04]
- 姐弟携手祝九畹生日快乐!(纽约知青和老地雷的原创视频) [2011/05]
- 迎国庆:一人挑战女声合唱《长江之歌》 [2011/10]
- 原创-贝壳村村歌《因为你》(靡靡之音版 by 早安太阳&老地雷) [2011/06]
- 老地雷首张自制专辑大放送(视频) [2011/07]
- 我的爱对你说 [2012/09]
- 网友携手搞笑献艺闹元宵(真人秀原创视频) [2012/02]
记得13年前刚来美国后的几天,收到了中国学生会主席发出的一则EMAIL,号召所有在校的中国学生以及学者对一对当时出了车祸的中国留学生夫妇慷慨捐助,看到此EMAIL,我立即回复并陈述自己刚来美国,只能象征性地捐助30美元,数量不多,聊表心意。谁知道,因为我捐了30美元,后来被学生会主席称之为新来的“英雄”。我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在100多位中国留学生中,主席最后只集资到800多美元。多年后才明白,这好像也很正常,尤其和美国同事相处时间长了,了解到大多数美国人的随礼金额也只是在5-10美元之间,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聊表心意”啊。
和办公室的同事关系处得不错,谁过生日,同事们都要带Birthday girl出去吃个便饭,这一天birthday girl优先选择她最想去的地方,其她同事买单。组里有些年轻的女同事,她们的baby shower一般是同事们随礼的时候,虽然我来美国这么久,还是不太习惯在这个时候只出5或10美元,总觉得太“小气”,实在派不了什么作用,我一般毫不犹豫地拿出20-40美元,有时甚至对一些关系比较好的或表现好的同事随个60美元等,当然当事人是不知道我出多少的,我也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因为大家随礼的总是汇总到一个同事手上,她或他负责集体购买一张礼品卡之类的东西代表集体送给当事人。多年来我一直这么做的,因为我骨子里还不是美国人,我觉得这么点随礼是我能做到的,也不是什么负担,也不需要任何回报的。
最近,一位同事在有全职工作的同时在东部的一所著名的大学完成了学业获得了硕士学位(online的),去参加毕业典礼了,同事们决定送给她一张VISA GIFT CARD,可以补助她的差旅费,据统筹的同事说,最后从25个同事中收到220美元,这位刚拿到硕士学位的同事很“受宠若惊”,觉得这个礼品太贵重了,金额太大了,她很感动。我当时心想,这有什么好感动的,如果这么多人能弄到一张机票钱感动感动还差不多,这200多里面,我就随了40美元,当然她是不知道的,呵呵。反正这就是我的习惯,老公说我“充大头”,也有的朋友说我“摆谱,充大款”,可我觉得这没什么啊,再说这样的机会也不多,组里要好的同事也不多,我损失不了什么的。当然如果关系不咋的同事,我也不会这么慷慨的,当然了,公益活动或捐款除外。
相反,同时发生的另一事件让我看到了中美文化的迥然差异。最近,一位在国内的中学同学因病英年早逝,我们在美加的几个同学很伤心,等我们知道消息的时候,遗体告别仪式也正在举行。几个同学商量要出点份子表示我们的心意,那位同学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如果我们直接给钱,和我们还不熟悉那位同学的太太估计不会接受,后来大家想好了,让他的女儿到美国来读书的时候送给她一张礼品卡,大家都说,要么就不要出份子,要出就出个200或300美元的,这样5个同学的份子加起来也有个较大的数目,也可以派上一定的用场。当然,这位同学的女儿来美读书,大家也竭尽全力表示在其他方面也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照。
美国式的随礼,正是体现在这个“随”字上,数量不大,重在参与。而大多数中国人是很难好意思拿出这么几块钱或几十块钱来送个份子的,不是吗?据一位好同学讲,侄儿结婚等,送礼都是上万块,什么过年压岁钱都是大几百甚至上千。至于我个人的“立场”嘛介于二者之间,觉得小儿科式的美国式的随礼太没意思,还不如就整个卡来得干净利落,中国式的出份子嘛压力偏大,我喜欢既不那么小气,但也能给受惠者确实有点惠利但我也不想要什么回报的那种随礼。你呢,不妨说说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