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嗨~哎嗨~太阳出来喽喂,喜羊羊哟,嘿喽~ [2011/12]
- 【贝壳村2012夏令营】美食烹饪类 ~《心急吃得了热包子》 [2012/07]
- SOS – 海参吃多了,会不会死人?? [2012/09]
- 古韵诗社第五轮火动 -- 释放你的“爱美情结” – 你心中的TA有多美 [2011/05]
- 【2010年最后一句爱的发烧语】爱,是,爱;不爱,也是,爱 [2011/01]
- 【三哥来片】~~ “64学潮纪录片” ~~记录和观感 [2012/10]
- 谁的良心让狗吃了??是人就站出来公开道歉!! [2012/09]
- 北极冰封,万里雪飘,小情人雪铲挥滴高 [2013/03]
- 是是非非的胡思乱想 [2011/08]
- 我真的被洗脑了?我的仇日情结会消散吗? [2012/09]
- 啊~~ Black 乌鸦!~~~小肠子! [2013/05]
- 青梅之恋 [2011/11]
- 勇攀雪峰。。脚下 -- 有图有真相! [2013/03]
- 你的心,美如水~~ [2011/12]
- 阳光之旅 – 最是“古巴”海蓝天 [2012/04]
- 爱你,这辈子,都已不够 [2011/12]
- 老A老A要给力啊!!-- 贝壳删帖合理性呼吁 ~ 兼泻私愤 [2012/08]
- 我早汉三又杀回来了!! [2012/08]
- 贝壳村,你能当好老大哥吗?~说说贝壳村的敏感字~ [2012/08]
- 爱玩的快来 - 藏头诗接龙哈!!打油打醋都行哈 [2010/03]
朋友推荐看到了这篇纪念犀利大哥的好文章,特转在此作为留念。
悼念诗人好友——犀利(ZT)
纪中生
听到犀利夫人闻阁在电话中呜咽的声音,立即预感到,犀利兄走了。不过,他走的如此匆匆,让我意外。因为,几天前还与文阁通电话,约好一旦犀利略有好转,我和太太王淼将去看望。突来的噩耗让我大喊了两声“天呀”,悲情骤起,泪水留下来了。他才59岁啊!
沉默片刻,我含着泪水写了下面的诗,并且马上把这悲痛的消息连同这首诗寄给了好友,同时登载在的《诗词论坛》上。诗中“祈祷数百日”,其实只是百数日,因为犀利所患癌症凶险之极,从发病到辞世大约半年.
人生意无常
顿失诗坛好兄长,
祈祷数百日
一朝成黄粱。
无霜秋亦凉,
不尽缅怀和悲伤,
送君天国路,
词话永留芳。
我和犀利“神交”很久了,开始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引起我注意的一是他总是填词,另外他每一次都把词牌的来源出处,以及韵律规定和要范一一注明。我理解他这样做对于了解中国诗词文化的人是一种尊敬和交流;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则是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国诗词文化的一个极好机会,我属于后者。渐渐地,犀利填的词被我列为必看的内容之一了。
和犀利“人交”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海外华人除了捐款救灾,也写了大量抒情诗词,王淼和我联络几位旧金山湾区的几位朋友,共同筹备出版《隔不断的亲情——海外华人四川地震诗词选》一书,犀利是位首选诗人,那个时刻,他几乎每天都创作一首诗词,为灾难悲愤,为救灾疾呼。他对诗集的出版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和支持。
由于我们知道了都住在旧金山湾区,所以,自然而然就安排见面。那是在我家举办的一次诗会。诗会上朗诵的诗都是湾区的几位诗歌爱好者创作的,朗诵的人有几位专业人士,其中包括誉为“中国朗诵第一人”的原中央戏剧学院一级教授冯有义先生。犀利的词《 浮生半日》是由王淼挑选的中国名曲《渔舟唱晚》做配音,诗词由冯教授亲自朗诵。犀利在听完朗诵后,十分激动,他说,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朗诵,让他的词有 “蓬壁生辉”之感。他的这种感慨对我说过好多次。在他的追思会上,我们将播放这段录像,想必犀利在天庭之上,一定能够听到。
其实,犀利是笔名,他的真实姓名是李晓青。他有自己的工作,写诗填词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后来才知道犀利的工作之余爱好很多,琴棋书画,样样喜欢,也常烹饪佳肴,聚朋会友,小酌几盅。他自诩烤“羊肉串”的高手,惹的我那喜欢吃羊肉串的女儿曾经掰着手指等了两周,才吃上他的拿手的“羊肉串”。犀利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声音不大,仍然有不少北京味。一起聊天,他幽默的话语居多,让人感到高兴和舒坦。以至于有一次王淼说,不知犀利生气时会是什么样。但是,据朋友讲,犀利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他会用他的诗词,发出正义之声。不过,我们从未见过他的怒颜,在我们相见的每一次都是非常高兴,非常愉快的。
犀利个子不高,属于天庭饱满相貌,但是,从他的诗词中,总能感到他是个高大而且胸怀宽广的人。他的很多词颇有宋词之风,细腻之处至微,粗旷之处至豪。尤其可贵之处,他不仅仅把填词作为一种简单的抒情之物,更是持以十分严谨的学术态度。该是什么格式,板板眼眼;该是什么韵,一丝不苟。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宏愿之一是用毕生精力把乾隆钦定词谱重填一次,你可知道,那是2500多种词体啊。不过,犀利用行动朝着理想移动。记得在他生病之前,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3~4百首。虽然,写诗词定出个数目有“充数”之嫌,但是,读过他的诗词的人都会有种“情之所至”的感觉,就是说,他是认真填词创作的。为此,他应该是海外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人士,同时也是海外中国诗词创作领域中的佼佼者。
犀利并没有因为身患绝症而变得消沉,也并没有因为痛苦减弱他对理想的追求,他继续着他的创作。化疗对于病人是相当痛苦的事,抵抗力也会变得低下,所以,每每电话中总是叮嘱他注意休息和保养。记得他又一次住院时,我寄去我写给他的两首小诗《牵挂》,他说很高兴地放到《当代诗歌论坛》上了,并且告诉我他的很多诗词都刊登在那里。实际上,他在患病期间从来没有停止过诗词创作,而且继续填写着不同的词牌,向着他的理想迈进。即使他已经预感到他的来日不多,仍然充满了勇气,充满了乐观,他在病榻上创作的词《踪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把他一生的踪迹做了总结,既有气势,又有温情,令人有种悲壮的感觉:
雪域纵横,奔虎卧龙,嵬嵬昆仑峙。
东下时,夹大漠烟迷。
更携顽沙鸣如嘶。
雪塞崖,霜凝雁鸿归路,尘埃不见征夫骑。
因两水中分,江南北国,神州斑驳如绘。
待唤来彩舫过春堤。
者燕子低飞取新泥。
形胜东南,黛色群峰,碧湖似翠。
噫!
俯仰星稀,古今应也无什异。
重识千日好,原来人世滋味。
莫愧镜中影,不怜白发,年年逐染青丝底。
携伴侣曾游,神仙羡我,当时无换犹悔。
曲岸边雅趣赋小词。
傍碧水松荫弈闲棋。
却从中、悟来真谛。
江河湖海行遍,了我生平意。
此番商量天人永寿,纵是残杯劝酹。
老羸扶杖上高台。
瞰清流、百转终汇。
词中没有感伤,没有沮丧,他在人生即将结束之时,登于高处,“瞰清流、百转终汇。”而且告知天下,他不愧人生!
据闻阁对我和王淼讲,弥留之际,医生为了减轻犀利的痛苦,给他注射了吗啡样药物。犀利平静祥和地躺在病床上,闭着眼睛轻轻地说,他看见了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鲜花,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鲜花;他说,他看见了一座宫殿,一座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极为宏伟和辉煌的宫殿;他说,他看见了一盏吊灯,一盏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此巨大的吊灯……
闻阁不相信,我和王淼也不相信他说的这些是药物造成的幻觉。我们认为,犀利真的看到了,而且已经到达了那个地方—— 一个好人最终要去的地方: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