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能否成为分水岭 奇迹需让人反躬自省

作者:寄居客  于 2010-4-6 08: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4评论

  余人月(湖北媒体人)

  经过紧张而揪心的八天八夜,王家岭逢凶化吉,已有115名工人成功获救。

  这当是一个令人喜极而泣的结果。2007年河南陕县煤矿透水事故,69名工人在被困三天后全部获救,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当众痛哭。的确,太不容易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矿工生之多艰!

  苍天保佑,此次王家岭创造了存活8天的更大奇迹,同时又刷新了一项纪录,“矿难发生190小时后救出了大部分矿工,创造了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此之幸,怎么长歌当哭都不为过。

  应该说,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各方力量团结合作,不抛弃不放弃的以人为本,让我们在无私奉献与顽强拼搏中赢得了与死神的赛跑,让世界再次见证了国人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感动力量。

  奇迹让人感动,也让人反躬自省。

  因为坏事或能变为好事,幸运却不能随便复制。在河南陕县为遇险工人大团圆而弹冠相庆的两周后,山东就重复了同样的“事件”,又一次因罕见暴雨造成洪水入井。这次很不幸,积水达千万方,怎么抽都抽不完,172人全部遇难。

  王家岭矿难虽然最终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救援结果,可喜可贺,庆幸之余,仍让人心有余悸——

  如果井下条件只能让生命坚持3到5天,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如果排水量能早点达到2000方每小时,救援时间是不是可以往前赶?如果积水不是13万方而是更多,153条人命又将如何安放?

  虽然往坏处想有点残忍,但并非不会发生。115条人命的存活,其实经不起简单的追问。

  诚然,种种情况增加了抢险难度,但大谈成功的同时,也不必讳言,王家岭煤矿只有两台水泵,有工人反映救援工作缺乏协调性,排水速度难以预期,说明应急工作尚有不足。

  这并不是一叶障目的吹毛求疵,就像这起“事件”本来可以避免,如果一切还可做得更好,当以完美为快。

  奇迹让人高兴,亦需戒慎恐惧的反思。王家岭救援的成功,不是矿难的结束,只是吸取教训、洗心革面的开始。如何让警钟真正长鸣,如何避免对生命的漠视,避免对隐患的麻木不仁,让王家岭成为安全生产的新起点,而不是一个“事故——整顿——事故”轮回的节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待各方的真抓实干。

  我们希望,“王家岭”这三个字今后能被铭记,不仅仅因为它曾经让全中国见证过一次感人的奇迹,还因为它从此成为一条安全生产的分水岭。(见今日本报05、06版)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0 回复 wazhh 2010-4-6 15:22
所言极是
0 回复 寄居客 2010-4-6 18:36
wazhh: 所言极是
盼望矿难的结束.
1 回复 yulinw 2010-4-6 18:50
很悲观~~·
0 回复 寄居客 2010-4-6 20:09
yulinw: 很悲观~~·
同感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8 03: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