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浅评Andrew Yang杨安泽的UBI
今年美国有个华人杨安泽站出来竞选美国总统。他竞选亮点是全民基本收入(UBI)。这个UBI是每个18-64岁的美国公民每人每月能从政府领到一千美元。
许多华人支持杨安泽站出来竞选,他能出来为美国也为自己的理想而竞选,是改变美国本土的华人形象的一大进步。当年邝友良问鼎总统,主要是以他称雄多年的亚裔为主体的夏威夷州为基础的。杨安泽却是从群雄中自己站出来的,没有那一块壮胆的基地。 但是有些人不大喜欢杨安泽的政策,尤其对他的UBI,称它为极左。特别是从大陆来的华人,这不是多年以前就在中国行不通的大锅饭吗?
其实,近年来美国有了首个实行全民基本收入的州,但是它既不是加利福尼亚州也不是纽约州等大蓝州,而是以持续保守出名的是阿拉斯加州,50年来那里都被称为大红州,因此UBI不等于极左的专利。但是杨安泽的提法更适用于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似乎是超前了。
理论上,AI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取代人类任何能够明确描述的,可以通过计算或逻辑推理来执行的工作;无论这种工作是十分简单或是高度复杂的。其推行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在数天前的一个讨论中,按照马斯克的说法,今后人工智能会使得工作失去意义,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能被AI所取代,可能人类最后的工作就是写 AI 软件,而终极可能 AI 自己都会写软件了. 而马云说,过去 100 年我们一直担心新技术将会带走就业机会,实际上我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他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到了AI时代如何,还真不好预测。
我个人是相信人工智能会带走就业机会的,因为这一次新技术和以往的不同。 杨安泽举了一个例子,自动驾驶将会代替司机进行卡车运输,300万个卡车司机面临下岗,还会间接影响到700万个相关的餐馆或旅馆业岗位。
间接影响就不说了,就说这300万个卡车司机,以前卡车代替马车和牛车等,创造了新的卡车行业,新的行业需要一大批人。但是自动驾驶仅仅是取代司机,卡车运输行业还是卡车运输行业。并且这种取代十分可能同时在多个行业发生。可见这一次冲击比过去的角度大的多。因此,杨所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剥夺大量的就业,从而会造成,至少在短期内,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并不是危言耸听。美国需要像阿拉斯加州那样的一笔基金,才能使转业安稳进行。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UBI,也就是把它看成是国家长线的风险投资。人类早就有一批主要是依靠提前发放而不是依靠当时贡献来领取薪水的人。这些人包括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精英和他们的员工,他们要开发和推出的新产品是否可以被市场接受是个未知数。
这也包含比较长线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科研部分的收入)和研究所的科学家。他们一生都在追求首创,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首创,然而他们之中有一小部分人确实作出了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首创贡献,这却使他们这个行业的平均贡献高于大多数的行业。
因为这种贡献需要时间来证实或证伪,管理人员要在他们当中分出369十分困难。于是使用在顶级刊物发表文章来作为评价标准。 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反对。2015年,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分析了三个领先的医学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and The Lancet”在10年前所拒绝的文章,得出结论是顶级期刊往往也会拒绝一些有开创性的论文。
而这些期刊拒稿率奇高,该文显示美国顶级医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们10年前投给这三个期刊的原稿只被累积接受了6%. 而被这三个期刊拒绝的原稿后来基本上都在其它期刊上发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当年被它们拒绝的文章开始闪闪发光。其实编辑也是人,也没有分辨有益首创的火眼金睛,拒绝94%的原稿中夹有一些精品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而能够在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也不一定是精品。就生物医学领域而言,NATURE有篇文章谈过,某药物公司不能重复89%的肿瘤生物学的里程碑论文。 即使是在重复并经过正规系统的细胞实验,毒理实验,动物实验等等许多前期的实验之后的那一部分之中,真正能够通过人体临床试验证明其可增加人类福祉的不到10%。
因此,评判科学成果意义的唯一裁判只能是时间。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所说的:“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论,因此不受人待见,评审员会给你提很多负面的意见,你的文章也上不了顶级刊物”。 本人认为,有益的首创可以出现在不同层次的期刊上,虽然顶级期刊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都是稀有产品。
然而,从统计学来说, 这个行业中谁的发现发明最终被证明是有益的首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当中有某些结果能够被证明和用于造福于人类就可以了。
AI时代的到来,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推向科学技术或人文艺术的创新这个方向。在已经过去的世界,或许有些人也有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和兴趣,但是因为家庭和谋生的压力,而不敢冒险自由发挥自己的首创能力,而选择更为保险的生存方式,在公司,医院或学校里做一颗螺丝钉。
这些在我们华人家庭里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果有一华人子女,大学毕业后不好好去找工作,而是整天呆在家中痴迷于各种各样的首创。不但父母会担心万分,而且也会成为亲戚朋友用于教育他们子女的反面教材。
有研究表明,来自1%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将来成为发明家的可能性很大,超过来自中位收入以下家庭的儿童的9倍。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追求自己的兴趣或特长。也有研究显示,美国第一代移民, 无论是白人,亚裔或其它民族, 其创新成果都比第N+1代的高的多. 但是到了第二代, 少数民族的创新成果的比例不但远低于父母辈,而且也低于同辈的白人.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没有白人那样的安全感,推第二代首先考虑的是收入,而不是原创贡献。如果有了经济安全,那亚裔后代的原创贡献必定会大大增长。
如果政府给予他们全民基本收入,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去追赶他们的兴趣,即使他们中间只有1/1000的人作出增进人类福址的首创发现或发明,那也是十分值得的。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人工智能机器人在重复工作中远比人工高效而准确,而复制或(通过软件)改造1000个机器人比训练1000个员工容易多了, 新的发现或发明远比1000人的重复劳动重要。一旦这些创新被证明有益或有用, 将会快速在人类社会中传播。
顺便说两句AI,人类无论在书写AI程序的工作量有多大, 不管将来开发源代码的劳动力要占多大比例, 都要把书写和更改源代码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不能够让AI自我升级, 自我繁殖. 尤其要警惕某些资本为了高额利润, 把AI 和基因改变结合形成超级智能。 一旦超级智能够自我升级, 自我繁殖, 那离人类的末日就不会太远了.
有人担心华人家庭收入高,搞这种UBI会吃亏。查了一下,2015年华人家庭的中间收入是7万美元,和亚裔整体水平基本持平,但是高于白人的6万。然而,华人大多工作和居住在生活指数比较高的大都市例如旧金山(>美国平均指数的52%-94%)纽约市 (>美国平均指数50%-142%),如果用购买力来计算,估计和白人差不多或差一些。
有人担心钱从那里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杨安泽的UBI需要两万多亿。杨安泽选择的主要钱源是1)省下的现有的福利 8千亿;2)相当于西欧一半的VAT公司增值税8千亿;3)UBI带动的经济增长;4)还有其它开源节流的政策。
从不少富人热心于慈善来看,如果把意义,安全,和前景讲清楚,至少有部分富人也会支持这一政策的。据统计,2018年联邦和地方的福利支出总和已超过一万亿。关键是现在AI大规模取代人的工作的现象还没有出现。 其实杨安泽还年青,先提出个大方向,以后可以不断完善,我们希望他越走越远。
主要参考资料
Siler et al.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tific gatekeep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112(2), 360-5.
秦四清. 不要把顶级刊物论文与顶级成果划等号, 科学网 2019-9-2
http://m.us.sina.com/gb/discover/taola-NewYork/2019-08-12/detail-ifzmwyte5801894.shtml
https://247wallst.com/special-report/2019/01/23/cost-of-living-in-americas-major-cities/
http://www.equality-of-opportunity.org/assets/documents/inventors_pape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