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Thomas Earl Starzl 托马斯·斯塔兹尔(1926年3月11日 - 2017年3月4日)是美国医师和世界肝移植之父,1963年3月1日,Starzl施行了人类第一例肝移植,尽管该例没有取得成功,却从此开创了人类的肝移植之路。
Starzl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在他辞世时,本人还没有开始写博,现在想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位大师。30年前,本人到美国的第一站是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当Fellow。从当年还是意气风发的日本来到闻名于世的美国钢都,却看不到一根冒烟的烟囱。
原来匹兹堡在被德国和日本挤垮钢铁业后,已经转化为一个绿色城市,著名的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对此贡献良多, 其中在器官移植上更是执世界之牛耳。我打电话去医院询问时,正好负责我的导师度假未归,我就自行先去医院看看。
一看这医院,也是像我在日本所在的医院那样的封闭式大建筑。我进门后正在东张西望,一位年老的的高大学者走过来问我要找什么地方,我就出示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邀请信给他看。他看后微微一笑,带我走了几十步。然后对我说,你再往前走到外科的管理处,就可办理你的手续了。我谢谢他了,但还是等我的导师返回后才报到。
后来我才知道,我这个移植外科病理的Fellow。主要是外科出钱资助的,该医院的外科,其实是以Starzl的移植中心为核心的。而领我来的人,正是Thomas Starzl本人。Starzl 在十几岁的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牧师,而当他的母亲于1947年死于乳腺癌后,他改变了自己的计划而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生的医生。
Starzl医生是一个十分重视疾病发生发展的人, 他在移植中心举行每周一次的临床病理讨论会, 会上各科医生对那些比较特别和值得重视的病例进行讨论. 而他几乎每周必到。本人的工作之一是协助导师准备这一临床病理讨论会。一来二往,也就熟悉起来。
我当时的工作十分繁忙,早上7点半就要去医院,和当天病理活检的轮值医生(同时也是教授)一起看活检切片并协助作出诊断,然后我负责把最重要的诊断用一句话写出来,并放置在一个桌面的本本上,以让内外妇儿等科的医生尽早知道病人的病理诊断和及时按照病变来治疗患者。
我的导师告诉我,因为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在美国的名气, 这里的教授都有较重的科研要求。大约下午5时完成了临床诊断后,我常常在和我的导师共进或自进晚餐,然后返回科室做科研到8时才回家。当然,如果我回家后Pager响了,还要随时赶到医院。其实,有些美国本地的Fellow比我来的更早,回的更晚。
但是,令我不解的是,在我上下班的途中多次碰到Starzl。有时还拉上些家常,当然,主要是他说我听,再说因为我的语言能力有限,我们沟通上还是有些困难的,然而有时也会有问有答。例如,有次他问我,中国地图像一个雄鸡,我是来自鸡的那一部分?我说鸡脚。他说鸡脚好,鸡脚有劲。
他还说,听说中国医生也在开展肝脏移植。其中有个医生努力了多年,他忘记了那个医生的全名,只知道他的姓似乎是Summer,住在鸡的胸部。我猜出他说的是武汉医学院的夏穗生医生。记忆中那时中国的肝脏移植也快要成功了.
我的中国导师1950年刚从美国返回中国时,是先回到武汉医学院的。似乎和主导武汉医的德国派学术观点不大一致. 但是他和这些武汉朋友却是友谊长存,经常交流, 连我们这些弟子也和武汉医有些来往。在导师超过100岁去世时, 武汉医也发长文纪念.
Starzl还告诉我肝移植的成功纯属侥幸。他很早就在狗上开展肝脏移植的研究。1963年,他在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时,开始试图用肝移植来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命。不幸的是,第一个病人术后不久死了。这主要是因为宿主把移植器官当作异体生物排斥掉了.
在此后的4年里,他和他的同事进行了多例人类肝脏移植手术,但是,由于当年没有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等因素,病人中活的最长的只有23天。不少开始时和他共同奋斗的同事因为失望而离开了这一领域,但是他却是屡败屡战,越战越勇,后来成功运用环孢素在移植中抑制了排斥反应,终于取得了成功。
有次他问我去过纽约市旅游没有。我说我是在纽约肯尼迪机场进入美国的,但是航班晚点了两个小时。到达纽约市已经半夜了,所以没有好好看看纽约市。他说他的夫人常常去纽约市, 那天假如我想去时他可以和我一起去。但是有个美国医生告诉我,你千万不能约他去纽约市,他的夫人常常去游纽约市不假,但是他很少陪她去,而是选择一人来到医院里。
Starzl告诉我,如果让他重新选择的话,他更愿意成为像乔纳斯·索尔(Jonas Salk)那样,选择作出对公众影响面更大的工作。尽管肝脏移植也能够挽救不少病人的生命,只不过涉及的面比较窄。这就是名人的胸怀。Salk是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走出的另一个名人,1955年在该大学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他们都是上帝派遣下来造福人类的大使.
尽管Starzl年事已高,仍然积极参加寻找移植新药的研究。当时他手下有一不会说中文但十分能干的美籍华人外科医生(教授), 在手术之余还负责领导一大组人包括来自中国的医生作研究. 其中一个主攻方向是研究他克莫司(也称FK506)能否成为用于移植的免疫抑制药。美国医生们对我说,该华裔将会成为类似Starzl那样的人物.
本人因为正式上班时间都忙于临床,只有吃过晚饭后受导师之托有时参加他们的研究,也就是看看用药前后的器官细胞的病理变化,他们也把我的名字列在某些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中。说起来也挺好笑的,当时我也不详细检查他们的原稿,结果发表文章时我的姓和名的位置是写反的。
在Starzl的领导下,匹兹堡大学团队发现他克莫司具有与环孢菌素相似的免疫抑制特性,但功能更强。与基于环孢素的免疫抑制相比,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在肝移植的第一年,他克莫司的临床疗效优于环孢素。这为移植领域又添了一个利器。 Starzl确实是为移植而生的.
Starzl还是1999年以前的学术论文的引文冠军,被引用了26456次。那时引用还是比较干货的, 但是比起他的原创贡献来,这只能算是点缀。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