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近日,中国重庆医科大学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一篇研究新冠感染者的论文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该文比较了一组37名的无症状感染者和同样数量的有症状感染者: 在出院 8 周后,他们的抗体水平快速下降。一些新闻说, 该研究提示感染过或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总之,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结果。 其实,这个小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如此悲观的.
首先,好的消息是,无论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是有症状感染者,从首次检出新冠核酸阳性算起,都能够在短期内清除病毒,没有像HIV或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那样的慢性经过。只不过有症状感染者转阴的平均时间为14天,而无症状感染者的平均时间为19天。想想看如果新冠感染也像HIV或HBV感染那样持续一辈子,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作者们通过新冠核酸检测2088密切接触者,找到60名自己声称14天来无任何相关症状的核酸阳性者。但是经医生检查后,有17名实际上是有轻微症状的,而其它43人中有6名 (14%)在检出阳性后4到17天内出现了症状。 在排除了这23人后,剩下37名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然后,作者选择了同样数量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症状感染者来比较。
因为该论文是用有症状检出新冠阳性的患者来对照的,所以作者们关于无症状感染者比有症状者带病毒时间更长的结论似乎不够严谨。一般而言,从新冠核酸阳性到出现症状可能要有些天数。
使用类似于6名检出阳性后4-17天出现症状的患者来比较或许更适合. 例如选择一个有较多人数的高风险区,对所有的人都定期检查。无论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是有症状患者,病毒的持续时间都从首次检出阳性算起,这样就相对严谨了,说不定有症状感染者的持毒时间会长些。 但是,这样的研究成本会比较高。
其次,该论文报道了新冠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在出院8周就急剧下降了。特别是无症状患者,有些甚至检测不出抗体了。其实, 抗体水平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重复感染。更重要的是看有否重复感染的实例,以及有多大的比例的人在恢复后发生再次感染。
近日NIH传染病医学主任Schaffner告诉《今日美国》,NIH正在进行有关新冠抗体是否提供有效免疫的研究。新冠病毒的兄弟姐妹的普通感冒病毒, 保护性免疫大约能够持续一年。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的一条推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希望大多数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都会产生抗体反应,从而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Schaffner说,关于新冠抗体的保护的时间和抗体减少的速度,现在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这尚未在群体水平中进行研究。他补充说,目前还没有“第二次感染”的确诊病例。
新冠病毒流行已经半年多了,从全球来看,即使是传言中的若干再次感染,也是极为稀少的。现在判断新冠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还为时过早。其实, 抗体浓度的持续时间仅仅是人体免疫力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指挥调动产生特定免疫的记忆T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大类,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根据细胞成长发育的过程和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分成T细胞和B细胞两大类。
在血液中,B细胞大约占淋巴细胞的15%。在B细胞膜表面有着免疫球蛋白。当它们与某一抗原接触时,部分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浆细胞开始大量产生对该抗原有特异性的抗体并释放到组织液中。
T细胞 约占80%左右,它们在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中不断循环和停留。一旦发现特异性抗原的敌情,它们被激活,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里有的T细胞可杀伤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有的T细胞可释放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可激活巨噬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和促进其他T细胞的成熟分化,组织免疫的统一战线等; 有的T细胞还可以产生B细胞生长因子,促使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增加抗体的产生。
记忆T细胞是长寿细胞,当它们在巡逻中遇到曾经接触过的抗原时,即使相隔几年也能把它辨认出来。在第二次与抗原体接触时,能激发一种比原发反应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细胞快速增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也可从而增加抗体的产生。
因此,抗体浓度下降甚至检测不到抗体并不等同于对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失去了免疫力。重要的是有受感染后产生的记忆T细胞的免疫记忆,还有一个问题是抗体测量试剂的敏感性。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对猕猴新冠感染的初步研究:它们感染自愈产生了新冠抗体后,一个月内不会被再次感染生病。但是半年以后如何?一年以后又怎样?人类的情况又是如何?总而言之, 问题仍然多于答案。 保护性免疫反应能不能排除再次感染,目前还在研究之中。无论如何,目前预防新冠主要还是依靠三大法宝,社交距离,时常洗手和戴口罩。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965-6
https://www.today.com/health/tom-hanks-says-he-could-get-coronavirus-again-t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