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一种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流感会引起发烧头痛, 畏寒发冷,咽喉疼痛,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恶心呕吐. 头部疼痛,肌肉酸痛,疲劳无力等。某些人尤其是儿童会出现腹泻或腹痛. 流感相关的并发症有肺炎,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等。美国每年大约有2到6万人死于季节性流感及其并发的肺炎。
CDC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个6个月及以上的人在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要每年接种? 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具有很高的突变率,特定的流感疫苗通常仅仅针对估算的该流感季节的病毒株,并且往往只有几年的效力.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为RNA病毒的一种。正黏液病毒科共有七个属,其中流感病毒占了四个:分别为甲型, 乙型, 丙型和丁型流感病毒. 但是,目前能够感染人类的实例只限于甲乙丙型, 丁型只是理论上推测可以感染人类.
流感病毒的结构以病毒RNA居中, 两种主要蛋白突起血球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 (N)位于表面, 乙丙丁型均为单株,但甲型有着不同HN排列组合的病毒株,例如: HIN1, H2N2, H3N2, H5N1, H7N7, H1N2等等。所以流感病毒株品类较多,且一直都在变化。
美国每年都会根据预测制作一种新的流感疫苗,该疫苗仅仅针对最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中流行的数种流感病毒。临床试验的统计显示, 流感疫苗的有效率大约为67%. 但是实际应用的有效率要低于该数字,这主要是因为预测的病毒株不一定很准。
不过, 即使流感疫苗并不完全匹配将来真正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它仍然可以对人体提供一定的保护, 减少与流感相关的疾病,并减少发生严重流感并发症的风险。
在美国, 季节性流感通常是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 高峰期从十二月底到第二年的三月初. 而疫苗接种后大约需要2周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起到预防作用。因此, 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秋季进行. 流感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任何人都可以感染流感. 但是, 对某些人来说, 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要大些, 这包括6个月至5岁的儿童,50岁及以上的人,孕妇以及有着基础疾病例如心脏病,癌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或糖尿病的人,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例如HIV感染者或接受器官移植者)。因此, 这些人更加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最近有研究者声称,根据对美国2000多个县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在老年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高的社区,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往往比较低。这种负相关在6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明显: 统计学上, 社区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每增加10%,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下降了28%。
当然, 相关性不一定是有因果关系, 也可能是其它因素造成的. 例如, 如果老年人接种率较高的社区比较富有,它的卫生健康和医疗水平比较高;那么, 后者可能会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存活率。还有, 该发现是基于分析县报告的综合数据,而不是每个人的详细数据。
不过,因为这个发现可能对卫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设计更为精准的研究来检验接种流感疫苗是否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死亡率,并调查任何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无论如何,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和新冠双重夹击的风险。
尽管美国广泛使用流感疫苗已经有70-80年的历史了,据报道去年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注射了流感疫苗。当然,疫苗也可在极少数人中诱使免疫系统产生流感的症状,但一般比流感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少数儿童在注射流感疫苗后会产生发热, 肌肉疼痛, 疲倦等轻度不良反应。
有报道疫苗可引起比较严重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损害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 典型初始症状为痛觉异常及肌肉弱化。一般会从手脚开始,然后发展到上臂和上半身. 症状会只存在一天或持续数周,患者的呼吸肌受累率约为15%,死亡率约为7.5%.
但是,目前对流感疫苗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关系仍有争议。在美国的一个回顾性研究,格林-巴利综合征在流感疫苗接种者的发生率为千万分之七左右, 这远远低于一年有大约万分之一到二的美国人死于流感的比例, 即使是有关联,接种流感疫苗明显利大于弊。而在中国一个接种流感疫苗亿人的研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率仅为千万分之一左右,甚至低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
尽管十分罕见, 严重的过敏反应是流感疫苗最危险的不良反应. 过敏原可能是病毒本身,或是用来培养病毒的鸡蛋成分。所以, 该疫苗不应接种给有流感疫苗过敏史者或对蛋有严重过敏者。
还有, 因为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类似, 目前预防新冠蔓延的措施例如社交距离, 出门戴好口罩, 和常常洗手等, 应该也对预防季节性流感有一定的效果. 不过, 随着冬季的逼近, 空气温度降低, 阳光辐射减少,流感病毒的自然存活时间会增加. 当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