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最近因为某药厂宣传1.4亿中国人阳痿(ED)而被罚款,ED在新闻上又热了起来,不由想起我在27年前发表的一篇有关ED的论文。
伟哥原是一种试验中的扩张中小动脉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但临床实验进行了11年(1980-1991年),于1991年以失败而下马。据说有那么个故事:当Pfizer【辉瑞】沮丧地告诉新药志愿者停止这项研究并回收剩下药品时,意外的是,没有志愿者愿意上交剩下的药品。其中一位说:“它对心脏不起作用,却对这儿起作用”。一位一线人员眼前一亮,向高层报告了这一发现。于是,这一治疗ED的方案浮出水面。
其实,伟哥对那些没有ED的人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其次,对照组的人是没有服用伟哥的,不可能所有参与者都体会到壮阳功能。再说, 即使是不服用伟哥,对照组中有ED者也有20%的人会得到改善。然而,试验组中有ED的人改善比例会高得多。只不过志愿者和一线人员都并不知道谁在那一组。
还有,组织者提前中止临床试验并强令回收剩下药品只出现于下列情况:如果所试之药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副作用,或走向设计期望的相反方向。但是,伟哥对改善高血压冠心病还是有些作用的,只不过性价比和现存的药物相比不大理想。
不过,辉瑞确实于1991年四月对外宣布了伟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疗效不佳,试验就此下马。 至于它什么时候转向ED研究,1996年以前网上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文献。
而在1994年, 我和女导师和同事们发表了一篇关于ED的文章。 该文章经历了近两年的审稿和拒稿,千辛万苦,终于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流行病学杂志的影响因子不高,该杂志是当时该领域最好的期刊,也只有4。但是, 它发表过一些很好的文章, 例如Moss AR, et al. Risk Factors for AIDS and HIV Seropositivity in Homosexual Men, AJE, 1987, 125(6):1035-1047. 是2008年诺贝尔奖的关键论文)。
当时, 或许是ED不死人,似乎是个冷门。不过,本人接触到一个可供研究人员自由分析的数据,该数据包括了一个专业性诊所对人群年检收集的诊断数据和回诊检查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疾病, 我分析到初访时有着高胆固醇,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在随访时不但有着较高的新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有着较高的新发ED风险。
后来我去查找资料, 看到10年前就已有一个医院临床病人的回顾性研究显示ED患者中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不过,当年主流医学界仍然普遍认为ED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可以增加抑郁,加上ED和这些心脏病危险因素都是随着年龄增加的,高些似乎也合情合理的。
这还可能是因为医院患者的数据可信度有限,往往比普通人群的数据偏重或有偏差。例如,有些医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其实一般新冠感染者死亡率不会超过1%。其次,回顾性研究分不出谁先谁后。
当时医学界不但还没有这些危险因子和ED的普通群体研究而且没有基于前瞻性收集数据的分析研究。因此, 我们期望该研究的结果会很快被主流医学期刊所接受,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先后被两个顶级医学期刊拒稿了。
审稿专家们的意见主要有三, 首先,ED在医学中已经定论为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疾病。其次,统计分析部分写得太复杂。最后,个别专家认为要在论文中除去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因为这些病变可增加精神负担引起ED。对于后面这两个意见, 我们认真进行了修改。
说老实话, 尽管我们的团队中没有这方面的大牛,这两个顶级期刊的编辑们还是十分认真考虑了这篇论文的,分别都发送去给3-4个专家外审, 无奈在专家们中没有得到支持 (按照近年来PNSA的一篇文章,有名的旧金山医学院在这些精英期刊投稿的接受率大约是5%,不少原稿在没有送审的情况下就退掉了) 。
但是, 该论文先在1993年的一个内科会议上公布了。一天, 一个自称是来自某药厂的人打电话来找我, 据他云是看到了我们的会议报告, 感到有点意思, 想作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我们把ED归为血管性疾病尤感兴趣。本人很高兴终于有了知音, 详细地告诉客人不少细节。
其实, 流行病学的数据因为有种种缺陷和影响因素, 经常就像算命,不容易从中猜出真正的关系。有人说通过流行病数据猜中的成功率不比动物实验的高。再说,ED本来就是一个男人很隐私很有关面子的问题。有人说,骂男人最毒的话是说他ED,骂女人最毒的话是说她丑。
加上各人对ED定义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一般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很难得到准确的数字。 但是, 该诊所的主要工作是为中上层社会进行正常体检并指导他们的健康生活。 这些自费体检的人是比较关注自身健康的人,我相信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他们会如实向体检医生报告该病情的。
当然, 如果一种隐私性疾病已经有了明显的特效药, 因为有风险的人更多地使用该药, 以及他们可能因为隐私和面子问题而选择在体检时不暴露自己得了该病, 那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再也不能观察到它的全貌了。
在我们的文章最终发表了以后,有个专家还写了个评论说, 或许是因为有高LDL胆固醇或低HDL胆固醇的人更容易抑郁,所以也就更容易患上ED。我们解释说我们已经对有抑郁的人进行调整和分类分析,没有发现这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他的评论是1994年写的,到了1995年年底才发表。可见当年出版论文有多慢。现在,基本上认为ED大多也是一类血管性疾病。
到了1996年6月, 辉瑞在一个不大知名的期刊上发表了它的论文“在一项针对12名没有确定的器质性原因的ED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我们显示西地那非【伟哥】可增强勃起反应. 伟哥有望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口服药物治疗ED”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858389/。因为ED的临床试验需时2 - 26周,后来辉瑞又进行了一个有 532名男性参加的长达一年的临床试验 证实了伟哥的功效。
1976年,Ferid Murad发现一氧化氮(NO)可舒张血管的平滑肌。辉瑞研究者在1980年的计划是利用伟哥释放一氧化氮这一特点,从而达到扩张心血管来缓解心脏疾病的目的。但是,世界上已经有了多种治疗心绞痛的疾病,伟哥的表现并无超过其它药物的长处。
其实,ED的病理机制和冠心病有异曲同工之处,主要是因为血流不足。伟哥能够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来舒张阴茎海绵体血窦(一种特殊的血管)的平滑肌,从而使血流充足,海绵体血窦血液充盈,得以勃起。
至于为什么其它血管的平滑肌对一氧化氮没有阴茎海绵体血管的平滑肌那么敏感,这是上帝的奥妙。实际上,一氧化氮对整个循环系统的平滑肌都有一定的作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己。因此,伟哥的说明书中提示心脏病患者慎用伟哥,特别是正在服用高血压药或冠心病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