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在医学上,疼痛冷热,触觉感知如何, 及皮肤瘙痒等是经常了解和检查的症状和体征。20多年来,人类对 痛觉,温觉,触觉或痒觉等的一线通道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授与该领域的, 每个诺奖最多可授三人,此个给了两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David Julius和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Ardem Patapoutian,但是不少人认为有华人教授也离的很近。
1944年,美国科学家Joseph Erlanger和Herbert Gasser因发现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可对不同的刺激做出反应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人类还不知道这些刺激例如温度或压力是如何转化为电脉冲到达神经纤维的。
Julius在1997年首次发现有一已知基因可控制细胞对辣椒素的敏感度, 其实该基因是Trp家族的成员之一。TRP家族是以前已经被其它科学家发现,但当时不知道它有此功能。
实验显示,该基因编码了一种新的离子通道蛋白,当Julius研究它对热的反应时,他发现该蛋白质是一个热感受器,可被43℃以上的热度激活, 这一受体被命名为TRPV1。后来又发现更多与感觉相关的TRP家族的通道蛋白。
同在UCSF的华人程亦凡教授及他的团队和Julius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 2013年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以近原子分辨率(3.4 埃)确定了TRPV1 的结构, 这也是首次使用该技术那么精确地解析分子构造。 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诺贝尔奖选三人的话,程亦凡教授是很有希望的。还有人提到华人陈祖峰教授发现了瘙痒受体, 也应在考虑之列。
所以,如果把诺奖给这个方向,人们公认Julius是这方面的领头羊,其它的人选不很清楚。现在另一幸运的获奖人是Ardem Patapoutian,他的团队发现了与压力感知相关的离子通道Piezo1和Piezo2。
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的是技术发明奖,给了著名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也只给两人:德国马普的法国裔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伯克利加大的Jennifer Doudna。但是很多人认为MIT的华人教授张锋离的很近。
和从发现发明到获得诺奖大约需时20年不同,该技术从发明到获得诺奖只花了9年。
2011年,Charpentier团队对酿脓链球菌CRISPR-CAS系统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实验研究,发现tracrRNA与crRNA序列匹配,可以在Cas9蛋白的帮助下招募RNaseⅢ对crRNA进行加工而使其成熟。他们的实验证实CRISPR核酸酶系统需要tracrRNA,Cas9蛋白,和crRNA。
2012年,Charpentier团队和Doudna团队合作,研究出更快更强更简单CRISPRE-CAS9基因编辑技术。她们将tracrRNA与crRNA简化合成一条单链sgRNA,纯化Cas9蛋白只在sgRNA引导下,基本上可以实现基因序列任何位置的切割。
2013年,张锋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文,报道他们已经成功地将CRISPRE-CAS9编辑技术用于真核细胞,而真核细胞包括从小鼠到人类的细胞。这意味该技术有应用于医学治疗人类疾病的潜力。
从原创性来说,张锋的文章比Charpentier和Doudna发表晚了6个月。排位应比她们后。但是,如果诺贝尔奖考虑第三人选的话,张锋应该是很强的人选。尤其是考虑CRISPR在医学上的应用,那更是如此。
历史上,华人张民觉(1991年去世)发明了口服避孕药,并于1959年首创体外受精技术并由此诞生了许多动物的“试管婴儿”。但是,他没有被授与诺贝尔奖。
英国的斯特普托(1988年去世)和爱德华兹参照张民觉的技术,在1978年更上一层楼促成了人类“试管婴儿”的诞生。2010年,爱德华兹因开发体外受精技术的成就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