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在上个月的一篇博文中,我说到日本人在近10年的每天饮食摄盐量和中国人差不多,大约为10.多克。 但他们的中风死亡率 大约只有中国人的22%. 其实,在最近发表的一个汇总分析中, 拉丁美州人2010年以来每天饮食摄盐量也有10.5克(24小时排钠量4.13克,1克钠大约等值2.5克盐),而拉丁美州人的中风死亡率也很低。
但是,盐和钠是决定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只不过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钠摄入量的增加与血压的增高有关,这是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相同结论。
在许多观察性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中,包括最近一个数十个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如果每天尿中的排钠量增加1 克(或说每天摄盐量增加2.5克),收缩压就会大约增加2.5毫米汞柱。
Credit to Circulation
我觉的美国菜比中国菜和日本菜咸多了,但为什么美国人的天均摄盐量只有8.5克呢?这可能和中国人日本人喜欢喝汤有关,那么大一碗水,要放较多的盐才够味。当然, 还有一些方法可减钠.
对于肾功能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低钠富钾盐。
少放糖。糖和咸味有拮抗作用,会降低味蕾对咸味的感觉,所以炒菜加糖的话往往要多加盐才够咸。
多放酸。酸味对咸味有协调作用,可增强人体对咸味的感知,必要时可用新鲜番茄酱和柠檬等健康酸味调味品。
每天减少摄入1克盐,收缩压才减少1 毫米汞柱。例如,一个每天12克盐高盐饮食的中高度高血压患者,减少到每天5克盐时, 收缩压平均只降低7 毫米汞柱。所以对减盐也不要期待过高,才能不产生增加血压的焦虑。
由于减少摄钠量可降低血压,因此也有望通过它减少心血管疾病(主要为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但是,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在一个汇总了数个小型临床试验 6489 名参与者的数据分析中,作者们没有发现低钠摄入量与减少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联。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钠的作用不大, 所以该样本量不足以发现关联.
最近在最具影响力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项临床试验,该研究以中国村庄为基础包括2万多有中风史或高血压病或60岁以上的参与者,平均随访4.7年。对照村庄组用盐照旧,试验村庄组的食盐改为25%钾代钠盐。
结果为,试验组比对照组的24小时尿排钠量平均少了0.35克(-8%),而尿排钾量平均增加了0.8克(57%),收缩压比对照组低了3.3毫米汞柱,中风风险降低了14%,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了13%,死亡风险降低了12%。已知增加摄钾量也可降低血压,因此很难分清钠钾的作用是多少。但是对照上图排钠量和血压的关系,看来摄钾量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多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发表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前瞻性观察研究,探索摄钠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些研究报道摄钠量和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但是,最近几年,几项大型独立的前瞻性观察研究报告了一种 U 型关联,与中等摄钠量相比,低钠和高钠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其中有两项研究分别发表在NEJM和第二影响力的柳叶刀Lancet上。
在NEJM上的研究包括17个国家的10万多名参与者,并根据他们的空腹晨尿估算了24小时排钠量。这些人被平均随访3.7年. 结果显示:每天排钠量4克者(换算为摄盐量10克)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低. 低于或者高于此数,风险都会升高。但低钠者的风险看起来高于高钠量。
Credit to NEJM
在Lancet上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过去发表的有估算24小时排钠量的多个研究共13万多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高血压者,每天排钠量4–5克者的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低。但对于正常血压者,排钠量和这些后果没有U型关联,或者说完全没有相关性。
但在2019年,有学者研究显示,尽管测量某时点尿液估算的排钠量和死亡率呈U形相关;但24小时尿液排钠量和死亡率呈线性正相关。然而,或许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只有近3千人, 这些相关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那些发现U形的作者们初心未改。例如,Lancet那文章的作者们在2021年修正他们的文章时并没有改变原观点。在著名的欧洲心脏期刊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 作者们通过分析全球181个国家的摄钠量, 发现摄钠量与预期寿命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 如果上面那些U形报告使用线性分析, 估计结果也差不多,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每天排钠量低于4-5克.
不过,无论是血压,血脂,血糖,还是其它血液或尿液指标,空腹晨测都和24小时的均值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什么这个尿钠有些特别呢?本人觉得,这些研究尿钠的科学人有必要有责任把定点尿钠量及估算和24小时尿钠量的关系在大样本中搞清楚, 以及有没有U形关联及何点风险最低, 以造福苍生。
如果还是分歧很大,因为观察性研究受其它因素影响太多, 那只好求助于以个体为基础的大型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了。尽管会有些困难,从盐入手, 可能是食物中最易做的一个, 或许也能为将来证实或证伪其它食物的功能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