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根据中国发布的消息,2021年中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高达457万,为历史最高。比2021年的报名率增加23%,在新冠大疫之下,中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年年大增,有些媒体惊呼暴涨。
从40年前一年招生1万人走来,近年来中国研究生一年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110万,增长的确飞速。 但是从人口比例来说,中国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还没有达到美国的水平。
按照美国研究生教育理事会的报告 ,2020年有大约2.1百万人报考美国的研究生,比疫前大增7%,其中报考博士项目的占约60万人,报考硕士项目的占1.5百万人。
该年美国博士生的录取率为22%,硕士生的录取率为56%。大约录取了近百万人。但是美国人只有报研,不用花费大把时间准备参加考研。美国人对报研和读研比较随意,录取后不读的人为数不少。
2020年美国招收的研究生实向大学报到的只有51万人,大约相当于中国研究生入学人数的46%。在中国研究生中,业余兼读的比例不高。而在美国研究生中,有43%为业余兼读,尤以博士研究生比例为高,他们基本上都是美国人。
考虑到美国研究生中有部分外国人;以及美国本国人读研比较随意,能够坚持完成学业的研究生的比例比中国的低。估计中国研究生的人均年产率将要达到美国人研究生的人均年产率。
按照报道, 中国人报考研究生的主要动机有: 希望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 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满意职业发展需要;对现有的专业不称心, 想改变专业;真心喜欢科研的, 想在某个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或想去更好的大学等。
其实, 美国人读研的动机也大概如此. 总的来说,除了和本科是同一主修科目者, 比起本科,美国人读硕士者更偏向选择比较有钱途的科目,但是读博士者却没有这种偏向,可见博士生大多出于真爱。不过,美国人读研究生比较随意,有些人读了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位,横着读,向上读,向下读都有。有些人是为了个人兴趣,有些人是为了进入自己真爱的领域。
按照美国劳工统计局 (BLS)的数据,2020 年拥有学士学位的员工每周收入中位数为 1,305 美元(100%),硕士1,545美元(118%),博士1,885美元(144%)。尽管这不是起薪,但是该比例基本和正式工作的起薪是平衡的。
Credit to BLS
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没有美国高,相对而言,中国给博士和硕士的待遇要比学士的待遇高的多。根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021年中国本科毕业月薪中位数为5000元(100%),硕士为9000元(180%),博士为15000元(300%)。又如太原市公布的引进人才的补助政策: 博士, 硕士, 本科生去太原工作≥5年者,可分别享受53万元,31万元、17万元补贴。不同学历也有着和北京大学统计类似的差异。
中国博士比学士的收入高出200%,美国博士比学士的收入只高出44%。 而美国博士生拿到学位通常要苦读大约8年(化学和生物学的略短)。 诺贝尔奖获得者Angrist的一篇论文结果显示美国人本科后再往上读经济收益就不大了。可见中国人读研应该比美国人读研的动力足。
Credit to Angrist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