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药神菜马齿苋 [2020/08]
- 饥不择食 鹿和菜果 [2020/09]
- 说亚洲人阴茎小是没有事实的偏见 [2021/10]
- 多强和多久的活动才能抵消一天静坐对身体的害处 [2019/04]
-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定为糖尿病但美国医师学会的控糖目标是7-8% [2019/03]
- 成年移民能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吗? [2020/09]
- 日本人比美国人身体活动少吗? [2019/08]
- 美国房子和房产税 [2021/06]
-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 [2019/07]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概况和中国的比较类似 [2020/03]
- 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吗 [2019/04]
- 为什么亚裔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率低于白人毕业生 [2019/04]
- 德州兴起和加州减速 [2021/04]
- 多数营养补充剂和延年益寿无关 [2019/07]
- 遗传风险不会影响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019/08]
- 新冠新热点巴西青壮年死亡比例高 [2020/05]
- 东亚人是否对新冠病毒较为易感? [2020/02]
- 1918西班牙大流感及它与新冠肺炎的异同 [2020/03]
- 在去年12 月或9月样本中检出新冠抗体的意义 [2020/12]
- 拉丁裔的新冠表现和健康饽论 [2020/06]
- 如果死的是华人会是什么结局? [2020/06]
- 浅谈基础疾病和新冠病情 肥胖可能不增加病亡风险 [2020/04]
- 2020年美国10大死因及它们的一些关系 [2022/02]
- 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是华人? [2020/09]
- 这次大选民调比2016年的失准 [2020/11]
- 神经病和里根总统遇刺 [2020/09]
- 我们应该怒向歧视而不是躲避歧视 [2020/05]
这次冬奥会中的一个特点, 就是出现了一群父母来自大陆的华二代, 他们包括了已经夺冠的Eileen Feng Gu(谷爱凌), Nathan Chen(陈巍), 以及不幸退赛的Vincent Zhou (周知方), 还有滑美少女Beverly Zhu (朱易)和 Alysa Liu(刘美贤)等。其它亚裔运动员也展示了实力。
有人说,1980s-1990s来到美国的华一代, 集中了中国学习上的精英和学霸。这话有点夸张, 但是华人自古就有重视读书的好习惯, 于是大多有送子女去就读好学校的愿望。
然而, 藤校的名额有限, 尽管分数越高录取率会越大, 但也不是满分就能进去的。例如, 超过一半的SAT满分(阅读和数学共1600分)者在申请哈佛大学时被拒绝。美国一年大约有两万名中学生的SAT得分超过1550分,不过 哈佛大学每年录取的大约两千本科生有一半SAT为1500分以下。
美国顶尖藤校的录取并非中国考试那样一考定终身, 而是人人有可能, 个个无把握。那是基于全面考核holistic: 从高中成绩GPA(0-4分), SAT(ACT)得分, 比赛名次, 课外活动, 体育项目, 个性评级,领导才能,校友子女, 特殊录取,种族多元化等,几乎无所不包。
实际上,有些项目的评分主观性很强,学校的权力很大。我看到网上哈佛大学2018年录取新生的GPA从2.0-4不等, 那谁是罕见的GPA=2.0的被录取者呢? 我想当然是明星名人了, 以及有成为明星名人潜质的人。例如美国几年前查处的一批录取腐败案, 好几位是以体育专长生招进来的。
一些研究还发现亚裔比其它种族更难申请进入藤校。例如, Daniel Golden在他的专著里把亚裔所遭受的歧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写道:“大多数精英学校的录取流程有三重标准,对亚裔要求最高”,他还列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亚裔的抱怨和起诉。
但是,似乎是某项体育比赛前几名, 也比考试满分被录取的机会大。如果两者均有, 那机率就更高了。因为美国大学如此重视体育活动和比赛, 这也带动华人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发展体育专长, 尤其是那些不是力量型为主的体育。
我们知道上帝造人, 总会赋予每个人某项超出常人的天赋,如果该人对发挥此项天赋很感兴趣和刻苦努力;而父母们又善于发现他们的天赋和兴趣,且又有资金和精力,以及乐意投入培养他们该方面的才干。从统计学来说, 他们中间必然会产生某些尖子。我们看到,这些人杰的父母为他们都注入了过人的心血。
由于玩体育和重视读书并不矛盾,以及体育会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华人尤其偏好那些技巧性的竞赛。在美国,过去亚裔不被认为是擅长体育的种族,但是这已经发生变化,至少在今天的新闻。对此,我们必须谢谢这些学体兼优的人才和他们的父母。
其实,我想还没有那个华人家庭发展到支持子女像Bill Gate等那样,放弃哈佛大学的学业而发展自己的专长。但是,我们会越来越支持后代们发展读书外的天赋和兴趣,他们也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