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六四

作者:roaming  于 2012-6-4 00: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事杂谈|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148评论

今天是美国的六三,此刻已是中国的六四。二十三年前的前天,咱在美国通过美国电视台耳闻了当晚发生的一切,为什么不是眼见呢?那是因为当时所有的视频和卫星广播都已被禁止,美国记者只能通过国际电话实况向美国发布。咱在去年也写文回顾了当晚的情况,详见《6.3~6.4的记忆:广场上的实况报道!》 。

二十三年来,在美国的民众对六四的关注程度由第一年的极度关注,到现在的不闻不问,毫不关注。海外人社区除了每年的这个日子里有一些纪念活动以外,平时很少有人议论六四。毋容置疑,如果中国的发展自六四后每况愈下,六四地位将比现在高许多。不可思议的是,自六四后,仅仅两年后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就摆脱来自全世界的对她的经济封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不少西方经济学家,不少还是诺贝尔获奖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言一次又一次失败。

每年的六四之时,大家都在反思六四,这也包括不少当年六四的参与者,有些还是那场运动的中间分子,他们在二十年后的二OO九年在香港回顾这场历史的悲剧时说,这场悲剧原本可以避免,是学运的头目们绑架这场运动。这话不假,因为从后来逃出中国的民运领导者的经历来看,政府所通缉的那21个首领大部分安全离开大陆,少数的也被地下组织所保护,而真正在这场运动中遭到迫害,乃至失去生命的人,大部分是追随者和旁观者。因为这些人没有后台,没有人会去帮助他们,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一场噩运就要临头,即便是到了六三的晚上,北京各地居委会都在给所在地的居民传达不要出门的告示,但没有人相信政府会镇压,更没想人民政府会对人民开枪,这一点是造成很围观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很多外地跑来北京声援天安门广场绝食的外地人,他们人生地不熟,六三晚上北京的各个单位、居委会的通知无法通知到他们,这是导致很多外地人陷入清场现场时,还不知道大难以降临,这是导致许多无辜的生命惨遭杀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无辜的生命惨遭杀害是六四的悲剧所在。六四到底失去了多少生命?无人说得清楚,即便是中国政府也未必有一个明细的数字。有人说三百,有人说三千,也有人说有更多。不管具体数字多少,因为非暴力示威而遭到杀害就是错误的,这是目前大家的共识,这也是海外大部分华人的普遍共识。每年的六四,海外的华人都会追忆六四的遇难者。如果这些人是因为天灾,如地震而死,除了追忆,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因为人胜不了天。如果这些人是因为人为的因素而死,除了追忆,我们还应该反思,反思不能是使死人复生,但却能使我们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避免悲剧重复发生。

对于六四的遇难者,政府的定性是暴乱者。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在六四中无辜死亡,只要没有被官方统计在内,死者家属都选择不报,而是偷偷地掩埋尸体,为的就是不想背那个“暴乱者”黑锅。何谓暴乱者?那是因为自戒严令之后,任何与戒严令相违背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暴乱。但政府却忘记了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自“五四”以来就是靠领导学生运动起家,文革初期的红卫兵运动也是学生运动。即便是后来在1976年的“四五”运动也是学生运动;1985,1986年北京大学的多次游行示威均已和平谈判结束,为何这次要开枪呢?正是因为这些历史的经验,没有人相信政府会这么对待游行的人,才导致许多围观者见着子弹还往前冲的惨局的发生。

六四的悲剧还在于,作为一场自发的反腐败,反贪污的民间活动,其矛头最初是直指赵紫阳等当权派和相关利益集团,因为他们的子女利用父亲的职权大肆敛财,在发展过程中被不同利益集团绑架,反过来帮助赵紫阳等人,要求李鹏下台作为谈判条件。这期间,学运各派势力也在互相争权夺利,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天安门广场里每天的传闻四起,北大,清华,人大和师大等帮派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在争夺地盘,当六三晚上宣布戒严时,所有的学运领导人早已找好自己的退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后台,也就是他们的利益集团,真正还在广场上死撑着的人就是无辜的受害者。这里不得不佩服侯德健,六四的凌晨,他是最后一个领着大家从天安门广场的东南侧离开唯一名人,其他的天安门广场总指挥早已跑得无踪无影。这说明一个没有严明组织纪律的,松散合作的、没有核心领导力量的自由联盟要想打败共产党的领导是注定要失败的。

反思六四,我们知道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度里谈法制,并且想付之以实践是十分危险的。在美国,宪法里规定公民有游行示威的权利,但到哪里去游行是需要先申请的,得不到申请擅自游行,抓你没商量,搞不好,还要以扰乱治安治罪。这一点,美国人民很清楚,没有获得申请,谁也不会去游行,更不会去绝食。在中国,宪法里也注明了公民有游行示威的权利,公安局也有文件告示,到哪里去游行是需要先申请的。但没有得到申请,是否被抓完全看当时的情况,法制不健全,该抓的没有抓,不该抓的抓了,六四的这种执法就是一例,可见后果很严重。

反思六四,我们知道在一个民主概念不清楚的国度谈民主,并且想付之以实践也是很危险的。这一点可以从反观那些六四学运的领导者的表现得到启发。六四悲剧发生后,所有六四知名领导人都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途径,通过地下通道来到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一年后,绝大部分都汇集在美国。他们不仅安然无恙,而且都拿着民运捐来钱,在不同美国大学里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而那些在六四惨案中死去的追随者,因为相信这些学运领导人所谓的民主而白白地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现在看来,他们所鼓吹的民主,很大程度是“无政府主义”,而不是真正美国的民主。

反思六四,我们要告慰死难者,他们血不会白流,中国会从中历史惨案中吸取教训,六四会平反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1

难过

拍砖
2

支持
4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48 个评论)

2 回复 Cateye 2012-6-4 00:18
Sf
1 回复 宜修 2012-6-4 00:20
很理性的反思!
2 回复 Cateye 2012-6-4 00:23
占上沙发再说话。64平反是个时间问题,没错。中共虽嘴上死不认错,但64之后顺应民意,加大改革步伐是事实。64对今天的中国的经济和意识形态有着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一场看似失败,但本质上成功的革命。远比德国,苏联的民主运动成功。从这一点来看,那些血没有白流。
2 回复 翰山 2012-6-4 00:26
不错不错,倒数第二,第三段的两个排比句用的很好:

反思六四,我们知道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度里谈法制,并且想付之以实践是十分危险的。
反思六四,我们知道在一个民主概念不清楚的国度谈民主,并且想付之以实践也是很危险的

Read more: 反思六四 - roaming的日志 - 贝壳村
3 回复 宜修 2012-6-4 00:27
“这里不得不佩服侯德健,六四的凌晨,他是最后一个领着大家从天安门广场的东南侧离开唯一名人,其他的天安门广场总指挥早已跑得无踪无影。”--同感。
3 回复 丹奇 2012-6-4 00:31
很理性的反思。很冷静的分析。谢谢分享你的思想!
2 回复 tea2011 2012-6-4 00:35
宜修: 很理性的反思!
同。
1 回复 宜修 2012-6-4 00:38
tea2011: 同。
一场悲剧发生,毕竟有其政治、社会、文化根源。
2 回复 闲云野鹤一忽悠 2012-6-4 00:52
有深度的反思,赞
2 回复 三Y老豆 2012-6-4 01:08
文革十年到77年,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这是老邓说的,才有了老邓对西方的开放。从89年到2000年,朱总为了让美国给予最优惠国待遇,年年送大礼。以让美国参股进入国有银行分红,才得以加入世贸组织,才有了十年的经济腾飞,才有了用十三亿国人辛苦挣来的几万亿美金放在的别的国家为他人享用,反思吧!没有与西方国家的接轨,回那凭票买东西的十年中吧。
3 回复 xqw63 2012-6-4 01:11
你搞错了一个事实:中国的《游行示威法》是在64后匆忙出台的。
64是个悲剧,同意最后一句话的结论
4 回复 黄笑吾 2012-6-4 01:14
6.4的精神伟大。但是1989年, 中国还是个比今天廉洁百倍的政府。死去的人, 白死了。以后大家就学聪明一点吧。
2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3
Cateye: Sf
来得真快!先上茶吧!
3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5
宜修: 很理性的反思!
谢谢评论。有些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除了老条重弹以外没有别的,我认为反思一下,有助于总结经验,促进发展。
2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7
Cateye: 占上沙发再说话。64平反是个时间问题,没错。中共虽嘴上死不认错,但64之后顺应民意,加大改革步伐是事实。64对今天的中国的经济和意识形态有着巨大的不可磨灭的 ...
说的对,另一方面,如今的维稳也是受六四启发,不能等到事情闹大再来处理,而是要在最初起就解决,这样才可能避免伤亡。
2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7
翰山: 不错不错,倒数第二,第三段的两个排比句用的很好:

反思六四,我们知道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度里谈法制,并且想付之以实践是十分危险的。
反思六四,我们知道 ...
谢谢评论,你还分析得很仔细呢!
2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8
宜修: “这里不得不佩服侯德健,六四的凌晨,他是最后一个领着大家从天安门广场的东南侧离开唯一名人,其他的天安门广场总指挥早已跑得无踪无影。”--同感。 ...
看来,大家都是所见略同啊!
2 回复 tsueict 2012-6-4 01:28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避免悲剧重复发生.' for all of us - involved and not involved.
2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9
丹奇: 很理性的反思。很冷静的分析。谢谢分享你的思想!
谢谢评论,理性的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 回复 roaming 2012-6-4 01:29
闲云野鹤一忽悠: 有深度的反思,赞
谢谢评论! 
123... 8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8 01: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