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华山的一件事情 [2011/10]
- 柴静 没忍住 [2011/11]
- 聚散离合说婚姻 [2011/12]
- 网评员的逻辑 [2010/04]
- 节日快乐 说说水龙头 [2011/03]
- 几乎轻不可闻的叹息 柴静 [2011/11]
- 有一种罪恶叫沉默:纪念六四21周年 BY 冉云飞 [2010/06]
- 日本地震的争论 [2011/03]
- 稀里糊涂的三个代表 [2011/03]
- GOOGLE是你们的老恩人 [2010/03]
- 一寸长,一寸强? [2012/02]
- 初识风雨中后面的故事(女士止步) [2010/03]
- 另一个角度看长相思的爱 - 诗社第十九轮"把相思打开" [2011/10]
- 不可思议的事 [2010/05]
- 面对国家暴力我们都是这名懦弱的丈夫 梅春来 [2011/11]
- 《男人和女人》ZT [2010/05]
- 受女士和男同志欢迎的中年男写手 [2010/05]
- 网评员的逻辑, 小结 [2010/04]
- 纪念一下63+1,没有话说 [2010/06]
- 网评员的逻辑(II) [2010/04]
在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者德国新教教士马丁·尼莫拉的一道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我没有说话;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我没有说话;
最后,他们直奔我而来,没有人能够为我说话了。
我想,常看牛博的人对这段引用一定不陌生。以我为例,尽管不曾经,但那那缄默的恶,每每触摸一下,还是脊柱微凉。
然而,一些经验日积起来,时而让我察觉,这远不是最可怕的。
你看那话的字里行间,“我没有说话”,尽管怯懦,但也透露了隐隐的自责与不安,这怯懦者,却是万万没有主动地靠在恶行的一边的。
而我举一例,是我今天有条件信口的XX功。
我没有半点想点评义理的企图,只是我会纳闷,我接触的不少人(其中不乏我的亲友),每谈及这件事(许是有意无意避讳着,只是偶尔谈到),心理天平总会往朝府那一边倾斜,尽管不多,也会为其说上几句好话,比如“XX功是大忽悠,该灭”,“依中国的国情,就得这么干”,“美国对邪教也得管”……连我与国内的亲人聊天,说到更远的亲戚因在电线杆上贴了“XX大法好”的文纸而被拘留时,她们也落下了评论:“嘬!(活该、自找的意思)”。
然而,更明显的恶行,人却可以视而不见。
犯了罪的人,便是触法再深、恶行再大,也尚有为自己充分辩解的权利,这是不用拥有多少脑容量或受多少教育就可明白的事理吧?
对于相左声音的统一封杀,若是出于和平时期的政府行为,用脚趾想也可以体察其会与言论自由原则相抵触吧?
绕过程序正义的公权(同样是和平时期),是不可能触及实质正义的,蝙蝠侠人家是个人行为,还因为程序正义纠结的一塌糊涂呢。
……
然而,于人之众……
你听到过真切连篇的当庭抗辩么?
你看到了不同观点的合法出版么?
你判定了那一例例的事,都是谨小慎微,严循则戒,紧扣程序的法律过程么?
……
当没有这些时,人的心理,竟是能偏向强大的一方、手持公权的一方。
所以,折回开始的引用,那最大的、我的疑问,尚不是那怯懦与缄默,而是千千万万的人,如何燃起了勇气与热忱,站在了元首一边。而于我国,则是亦然,以致那焰火高涨时,千万人命付之一炬,邻里骨肉,竞相残之。于今日,即便历数十年淘洗,此情亦不退。
所以事不关己的冷漠虽可怕,却远不如助纣为虐的热忱更让人心寒,当然,往往这二者又是紧紧缠在一起,一并向你袭来的。
于是,我也恶意燃起,不如篡改那经典的语句了:
起初他们追杀XXX,因为我不是XXX,我默默支持他们;
接着,他们追杀XXX,因为我不是XXX,我默默支持他们;
后来他们追杀XXX,因为我不是XXX,我默默支持他们;
此后,他们追杀XXX,因为我是YYY,我默默支持他们;
最后,他们直奔我而来,大家一起死,好开心啊!